Quantcast
Channel: News100 | SmartM 電子商務X網路行銷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贏得消費者認同的行銷新法---日藥本舖秘密大公開

$
0
0
在台北市西寧南路的街角,一棟古老的巴洛克建築,樓下是燈火通明,大紅色裝飾的店面,順著狹窄的樓梯上到四樓,彷彿走到了迷你版的日本市鎮,館內以日本昭和36年(西元1961年)為時代背景,順著碎石子的地面走下去,經過中村堂美妝舖及靜岡茶屋,來到 U虎神社參拜,還有昭和診所的一郎醫生與大峰堂和漢方藥老闆,店家密密麻麻,盡是藥妝類別,湯屋,診療室,漢方藥店,偶而夾雜著果子鋪,茶屋,乍看之下,以為又是另一個為觀光客準備的謔頭,稍微對台灣藥妝業有了解的人才會知道,這是日藥本舖的最新作品 – 日藥本舖博物館,不只是台北,高雄六合夜市有另外一家,讓日藥本舖在消費者心中再添印象。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原先為屈臣氏,為康是美一分為二的藥妝市場殺出現了另一支生力軍,公司大剌剌地命名為「日藥本舖」,連公司logo,吉祥物,服務人員的制服都是滿滿的日本味,店內的用語,招牌,燈光也和印象中的藥妝店大不相同,乍看之下,以為又是一家來自日本的廠家跨海開拓市場,甚至引起媒體注意,久了,才知道,這是道地的本國賣場,日本氛圍的打造正是經營者的刻意所為,目的是為了滿足國人對於日本藥妝品的熱愛。     到過日本的朋友絕對知道永遠有買不夠的感覺,就是到了機場也不放過,網路上不斷出現的代購訊息更可見日本藥妝品的熱門程度,讓原先任職於高科技產業的總經理吳政達看到消費者的需求缺口,決定開一家以日本產品為主的藥妝店,進入日藥本舖的公司網頁,公司目標清楚的寫著:店舖為全部販賣日本製及日本廠製品的藥妝店,醫藥品也是以取得台灣認證的日本製品為主。醫藥品及台灣進口的商品原則上是從台灣代理商進貨,台灣沒有製品則直接從日本進口。這也是日藥本舖就大差異化的來由。   所以,走進日藥本舖,第一眼看見的是整面壁櫃的藥品,和一般台灣藥妝店看到的化妝品櫃,截然不同。在國內風靡日本北海道馬油的時候,日藥本舖有滿滿的一櫃子,都是馬油的產品,等到消費者開始對日本的蒸氣眼罩有興趣時,日藥本舖又提供了將近十種不同品牌的蒸氣眼罩,都是來自日本,日藥本舖的產品選擇只是來自自身對於市場的觀察,還運用粉絲團,隨時搜集目標對象的喜好,再「投其所好,」在康是美,屈臣氏竭力發展自身品牌產品時,日藥本舖堅持貨品與日本的結合性讓喜愛日本產品的消費者有了一個自然的選擇,為自己開出一條獨特的路,也為美妝市場找出一條特定的路。     在行銷大師菲利浦.科特勒(Phillip Kotler)的著作「行銷3.0」書中,將行銷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行銷1.0以產品為核心,目標是銷售產品,產品強調的只是功能,到了行銷2.0,商家關切的主軸是消費者,產品的目的是滿足客戶的需求,產品的價值除了功能外,也加入情感面,日藥本舖顯然是行銷2.0的實踐者。   日藥本舖董事長謝德璋本來就是日本藥物的進口業者,總經理吳政達看到國內消費者對於日本貨品的愛好,也看到藥妝業的發展潛力,決定結合消費者對日本的愛(情感面)加上對藥妝產品主動選擇的渴望(功能性),成就了日藥本舖的鮮明印象。   科普勒在書中特別提到為的行銷必須與消費者心靈共鳴,毫無疑問,日藥本舖滿足了國人對於日本品牌的信任度,也讓出國無法充分買夠的消費者,甚至讓無法出國的消費者有了一個品牌鮮明的購物空間,商店內產品中百分之九十來自日本,滿足行銷理論中最基層需要層面,與消費者共同追求共同的價值:買到滿足需求的日本藥妝商品。   日藥本舖與消費者藉由公同價值的連結後,延續找尋共同的方向:探索日本藥妝文化,並將之趣味化,西門町及高雄六合夜市的日本藥妝博物館的陸續開幕正代表這個走向的開始,也是行銷3.0追求的方向,就是與消費者的心靈共鳴,讓消費者對日藥本舖由感情聯結,產生信任度,在精神上認定彼此的價值。       延伸閱讀 台灣小吃精緻化,刈包做的品牌行銷連英國人都驚艷 原文出處 授權轉載自合作媒體品牌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