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ews100 | SmartM 電子商務X網路行銷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矽谷」是心態而非地點,Skype共同創辦人給台灣創業圈的忠告

$
0
0
這是一個全球瘋創業的時代,大家都知道若不積極踏出本土,國際級品牌就會先走向我們。台灣過去幾十年在 IT 產業耕耘且紮根,累積許多人才和技術,然而,我們該如何帶著這些養分成長和國際接軌?   在國家發展委員會主辦的《客座創業家論壇》系列講座第一場分享會前致詞中,執行單位數位時代 編輯總監 Erica Lu 與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杜紫軍說道,網際網路改變各產業的遊戲規則,若能有更多開放與連結,就有更多資源和機會,如起源於芬蘭的大型創業活動 Slush,就是在地創業家與國際接軌的管道,並逐漸成為歐洲相當重要的創業盛會。這次論壇邀請了國外成功創業者走入台灣,分享他們的創業觀點、哲學,當然還有其中風險,打開台灣創業者的視野,並且把台灣人才的創意帶向國際。   國家發展委員會舉辦《客座創業家論壇》,首場分享講者為 Geoffrey。(圖片來源:官網截圖)   「首先,矽谷指的不是地點,而是心態。」首場分享講者 Skype 的共同創辦人 Geoffrey Prentice 這麼說。   Skype 誕生於愛沙尼亞 (由瑞典新創企業家 Niklas Zennstrom 在愛沙尼亞創立),是個與台灣同為資源相對較不充足的小國家。Geoffrey 說,13 年前他曾到台灣與 PChome 談合作,這次再來,看見台灣的產業環境有很大的進步,從政府的政策、相關團體到公司品質和業者心態都前進了許多,地理位置或資源,將不再是台灣團隊發展的阻礙。   Skype 於 1990 年代後期在矽谷發跡,Geoffrey 表示,矽谷鼓勵冒險、接納失敗,那裡的創業家知道而且深深相信,創業失敗不是人生失敗;而外界也能明白,一家公司失敗並不意味著該創業家本身失敗,每次受挫都代表下回有經驗可以參考。另外,他們也認同上班不是工作而是職業,「我們把每一分力與時間都投入這家企業,希望打造產品改變世界。」Geoffrey 認為這種經驗獲得、有所貢獻的感受對創業者非常重要,你要相信自己的公司能改變世界,而不單是把目標設定為達到損益平衡。   從第一步就放眼全球,不要找藉口 Skype 在創立之初就將自己定位為全球企業,強調品牌與網絡經營,曾在歐洲電信商工作的 Geoffery 說,他從一開始就知道 Skype 會顛覆整個電信產業以及人們溝通的方式,並擴展至全世界。Skype 現在已成為下載次數最高的網路電話軟體,語音通話總計超過 1.9 兆分鐘,Geoffrey 說:「我們來自波羅的海附近的小國,愛沙尼亞和瑞典的總人口加起來只有台灣的一半,如果我們都能成功,台灣的大家也都有機會。」   他表示,台灣過去幾十年在硬體與半導體累積許多經驗,也早早以代工參與了全球供應鏈,現在台灣的創業團隊更放眼全球,不只是模仿別人的商業模式。Geoffrey 並整理出幾項現今創業家擁有的優勢,直接指出,那些你認為會綁住你的限制都將越來越小。   1. 資訊流通 創業家可以及時了解全球市場,只要動動手指就能知道各種資訊、市場上有哪些創新和成長。   2. 不再需要從無到有 托資料庫、軟體與技術開放原始碼的福,創業變得容易許多、也更具焦,例如 Uber 的地圖和支付系統都不是自產,他們將重點放在獨特的營運模式。Geoffrey 認為,創業家、新創企業要知道自己的長處,你該做的是把拼圖組裝在一起,而非一塊一塊打造。這是現在和過去很大的不同,也是近年流行的敏捷創業、精實創業精神:後端的事情一定有其他人能幫助你,團隊可以專注在自己擅長的領域。   3. 你真的可以無所不在 新創團隊有了優良的產品可以馬上用 Google Store 等網路、行動平台推向全世界,例如在 2012 年為芬蘭 Rovio 公司帶來 7680 萬美元淨利潤的遊戲程式憤怒鳥,就以此方式省下幾千萬美金的行銷成本。網路和行動用戶都不斷成長,數位科技和數位供應鏈也創造更多機會,台灣已經沒有理由說無法觸及全世界。   4. 新舊經濟的差別越來越模糊 Skype 從傳統電信商得到生意,運用很多新技術,大家都逐漸向軟體靠攏,用現有資源發展新的商業模式。但這也意味著你得和全球競爭,除了打造酷炫的軟體給使用者新鮮感,也要思考自己發現什麼問題,以及提供世界什麼解決方式。最重要的,企業必須非常了解自己的消費者,Geoffrey 強調,若有人了解得比你更透徹就能超越你。就像 GE 前任 CEO Jack Welch 說的,「如果你沒有任何一個能超越別人的競爭優勢,就不要出去競爭。」   《客座創業家論壇》在臺大醫院會議中心舉辦   「我得一開始就自己創業」是一種迷思   「大家不該覺得一開始沒創業,之後就沒機會了。很多年輕人在問,還沒有想法該怎麼創業?我會告訴他們去找一份工作,從不同領域學到經驗,去體驗真正的問題在哪裡。」Geoffrey 表示,矽谷的創辦人在真正創業前平均有 14 年的工作經歷。你不能單有精神卻沒有經驗和能力,很多職業更是必須當過學徒才能成為大師,為別人工作能累積知識、也是一種投資,這個道理很簡單,卻是很多創業家心中過不去的一關。   另外,他也看見一種狀況,很多人會在開始獲利、受到青睞後把公司賣給大企業,出發點往往是為了公司好,希望獲得更充足的資金前進,卻不見得有好結果。但 Geoffrey 提醒創業家們,不要太快把自己的公司賣掉,一家企業被買下後很少能進入下一階段,創業的你才是可以帶領組織改變的人。   「It’s easier than ever to be an entrepreneur, but it’s harder than ever to build a successful business.」在這個時代,想當創業家比任何時候都容易,但想打造成功的企業卻比任何時候都難。   經營國際企業要和當地人一起呼吸 Geoffrey 的分享結束後,主持人邀請其他幾位擁有跨國經驗的企業家一同上台座談,討論台灣創業環境並給在地新創團隊創業迎向國際的建議。   阿碼科技的執行長黃耀文現已投資六組台灣新創團隊,幫助其走向國際市場,他說過程不容易,而能夠成功多半是因為一開始就朝向國際市場。在中國創立姊妹平台的活動通創辦人兼執行長羅子文則說,「融入」是擴張的第一步。活動通團隊到中國後便和在地夥伴一起生活,花了兩年好好了解中國新創的生活模式,收集如使用者聯網方式等資訊。有過日本發展經驗的 VMFive CEO 丁俊宏也表示,要邁向國際,一開始的在地化和生態系很重要,在地化意指你得找到溝通方式 (語言和禮數)、打造在地團隊;而生態系代表著和整個產業的聯繫,有些人認為重點是建立人脈,但丁俊宏不同意,他說,「我的人脈沒有特別廣,我認為打造健全生態系的關鍵是創新。」   談到人才培育,ALPHA Camp 的創辦人陳治平說在亞洲傳統教育裡,若有不在行的事情會去補習,但創業應該強調長處而不是補足短處,幸好這點在各種加速器、創業論壇與活動的宣導下逐漸受到矯正。加上過去一年來行政院團隊積極投入創業,從鬆綁閉鎖型公司法規、開放股權募資,到提供類型創業補助計畫、天使基金投資與協助團隊參加國際創業競賽,試著由各角度幫助新創團隊。   「台灣創新創業的生態圈正逐漸成形,過去的創業會看到實際成長例如實體的建築物、產業園區,但軟體創新的進展無法在眼前展示,有時已經出現了卻還沒受到注意。」Geoffrey 最後表示,台灣情況相對其他國家擁有很多優勢,如教育體制、政府資源、創業創新歷史等,雖然這些和數位領域關係不大,卻對創業很有幫助。他並說,台灣有很棒的大學、技職科技學院,有政府和優秀企業楷模,例如富智康和宏碁等都是從初創時期一步步走過來,這些公司都證明了偉大的企業可以出身於任何角落。       延伸閱讀 別讓「噱頭辭彙」,成為創業想像力的絆腳石 原文出處 轉載自合作媒體PunNode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