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ews100 | SmartM 電子商務X網路行銷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當Amazon開始擁抱「自造者」商機,「自造者」終將變回「製造者」?

$
0
0
當你聽到Amazon時,第一個冒出來的印象是什麼?快速?效率?低價?大量販售?全球電商巨疊擘Amazon於10/8宣布成立Handmade at Amazon,與以往定位大不相同,要求線上所有商品都必須是手工製造而非工廠代工,一上線即可瀏覽超過5000位設計者、8萬件個性化商品,定位幾乎與美國個人手工藝品C2C電商平台Esty重疊,掀起一波手作商品市場的論戰。    (圖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4yBNMzo6UIo) Amazon Handmade簡介:   此新平台為Amazon .com邀請手工創作者向全球推廣自己獨特理念、商品的電商平台,透過精美的圖像、文字與龐大的後台空間迅速處理顧客的需求。Amazon 收取12% 的交易額,即可享用Amazon所有服務,其中包含了Amazon本身金流服務、更優惠的物流費、以及免收上架費和月費。   (圖片連結:http://g-ecx.images-amazon.com/images/G/01/guild/landing/handmade_landing_B_benefits_1._CB302283583_.jpg)   自2015年5月起,Amazon就動作頻頻,紐約時報就揭露其對於部分Esty的賣家發送邀請開店郵件,內容雖未直接表示平台確定開放時間及內容,但詳細地詢問受邀者對哪些產品類別最感興趣,如服飾、母嬰、寵物用品等等,當中更具體列出諸如首飾、家居以及廚房用具等熱門產品類別,變相進行挖角,並且在商店開張時,也可以發現許多原Esty賣家已轉往Amazon Handmade 。經營手作商品市場十年的ETSY雖然年銷售額已突破 2 億美金,在平台上匯集了 150 萬名賣家、2170 萬個買家,不過自從2013年允許創作者可以跟製造商合作之後,即引發許多賣家不滿,認為ETSY違反原本的企業理念,此次Amazon Handmade要求全手工製作,不得請製造商協助生產,正好踩到EstyY痛處。而今年公開上市後表現也相當慘澹,股價甚至於今年八月跌回發行價,且還在Amazon Handmade上線當天股價即下跌6%,可見市場反應對於ETSY的困境感到不樂觀。   (圖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TT2Z8PbBw6w)   儘管如此,仍有一些人認為這個擁有2.85億消費用戶如此巨大吸引力以及龐大健全物流系統的巨人Amazon不會如此簡單地收編這塊叛逆的市場。美國獨立銷售媒合商平台《Indendent Retailer》共同創辦人Nicole Leinbach-Reyhle於《Forbes》針對Amazon Handmade計畫提出幾點質疑。以收費來說,在Amazon Handmade創作者必須支付12%的交易所得,而Esty僅有收取3.5%的交易所得及0.2美元的上市費,這意味著除非創作者還需要其他服務,否則有將近96.5%所得可以直接進入創作者口袋,而不用因為繳納過多的費用壓縮到本身的收入;再來,儘管Amazon Handmade平台將會為優秀的創作者帶來前所未有的曝光量,然而依照Amazon要求,不得與製造商合作,僅憑數人、數十人創作,根本無法滿足線上如此多人的需求,除非聚集大量人力資源,否則龐大訂單根本消化不了,到最後將淪為「看得到,吃不到」;更何況,如果創作者真的能夠聚集這麼多人協助製作商品,締造驚人營業額、吸收眾多聚光燈的目光,與手作本身少量化、多元化、特殊化的概念是否相違背,又是一個值得玩味的地方。   美國手作公司Factory45創辦人Shannon Whitehead則在哈芬登郵報提出Amazon此舉根本不是為了幫助創作者推展個人品牌,而是控制這群獨一無二的創作者。自2012年開始,Amazon就開始進行與小型企業的合作,邀請這些第三方賣家銷售由工廠大量製造的各式產品,從枕頭到首飾樣樣皆有,而根據衛報及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長期下來,這些賣家發現Amazon利用其平台的強勢及本身掌握的銷售數據正逐漸削弱自己的影響力及曝光量,甚至有許多賣家被趕出這個平台。例如:曾經在Amazon平台販售商品長達15年的賣家Joanne Nelson of Nelson Beads,開發了一系列關於解決庫存問題的書籍,帶來相當多營收,然而Amazon從同一家供應商買來,卻用更低的價錢售出。同樣地,在手作市場上也會有可能出現,Amazon利用自己強大的平台優勢進行複製,使得創作者的理念/權益受到損害。   延伸閱讀 要「讚數」也要有「戰術」,社群其實就是把自己當偶像來經營 參考資料 entrepreneur HUFFPOST BUSINESS Forbes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