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運動已逐漸融入消費者的生活當中。根據教育部「運動城市調查」的統計資料,台灣民眾平常有在做運動的比率超過八成,2015年已提升至83%;在運動時間上,近三年民眾每週平均的時數也都超過一小時。這股「動起來」的趨勢,也可望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契機。
有趣的是,東方線上長期追蹤台灣消費者生活型態,卻發現了整體有做運動比率逐年上升,但平均每周運動時間確有下降的現象!這代表著:更多人運動了,但大家的運動時間變短了?
為了更了解消費者運動趨勢的變化,本文利用東方線上EICP的資料,將消費者依照每週運動時間,區分為輕度及重度運動族群:
輕度運動族群:有在運動,每週運動時間少於1小時重度運動族群:有在運動,每週運動時間多於1小時
「輕運動」推動市場版圖,40歲自信女性運動成為新興主流
觀察運動人數比重,在整體運動人口的趨勢,與「運動城市調查」的走向一致,都呈現逐步上升的態勢,比重由2014年的72.9%上升至77.7%。細究運動時間差異,可發現重度運動族群比重沒有很大變化;但相對的,輕度運動族群的比率逐年提升,已由2014年的25.1%增加至2016年的32.4%。由上可知,近年台灣運動風潮擴張的動能,主要由輕度運動族群所推動。
一小時內的輕運動市場逐年增加,是誰在推動市場成長?
觀察族群特徵,在輕度運動族群方面,性別上相對集中於女性,2016年女性在此族群的占比為53.5%,高於全體消費者之結構(50.9%)。年齡上,2016年40歲以上占比為51.4%,也高於全體消費者比率(47.9%),顯示逐年成長的輕度運動族群的年齡層也相對較高。前述數據顯示了逐年成長的輕度運動族群以女性,且為40歲以上的消費者為主,持續以每周小於一小時內的運動時間,訓練或是維持自己的體態。
至於重度運動族群方面,則相對集中於男性及年輕族群。
2014-2016的板塊悄然推移,40歲自信女性大覺醒
細究族群結構變動趨勢,可發現輕度運動族群的結構型態,這幾年有明顯的轉變。在性別部分,女性的占比持續提升,2014年男性還略高於女性(女性占比49.9%),但2016年女性已高於男性7%。觀察年齡,其結構也呈現反轉,2014年時還以不到40歲以上的族群為主要,但2016年40歲以上之比重已高於五成。至於重度使用者,其變動幅度較低,男性的比率略有提升,年齡上則差異不大。
歸納以上,近年重度運動族群的結構變化不明顯,基本上是以男性、年輕族群為較常見的對象。
但輕度運動族群卻發生結構上的質變,有更多女性及熟齡民眾開始從事運動。據此,更進一步探究40歲以上女性輕度運動族群的年齡結構,可發各年齡層的比率皆呈現上升,其中以40-49歲的族群成長較為明顯。
換句話說,許多原本不運動的40歲以上自信女性們,開始對運動產生興趣,並願意嘗試各類型的運動或活動,以趨勢看來,未來將成為輕度運動族群的主流。
運動態度轉變,消費趨勢可能轉移?
觀察運動相關的生活態度,可發現整體消費者在「我時常運動以保持健康與身材」上的同意比重變化不大,但「我不喜歡流汗的運動」同意比率卻呈現上升,且「運動同好的陪伴是我持續運動的主要力量」比率也有明顯提升。上述現象也代表運動族群的需求及偏好也逐漸變化。整體運動市場來看,凸顯了輕度化、社群化的質變趨勢。
若進一步探究市場內部質變的動能,以兩族群的差異來看,可發現在「我不喜歡流汗的運動」上,輕度運動族群比率雖然較高,但沒有明顯的變動;相對的重度運動族群在「我不喜歡流汗的運動」項目同意比率卻持續上升 (17.5%--> 26.2%),顯示重度運動族群在運動之餘,也希望可以保有美觀、潔淨的需求。另一方面,「運動同好的陪伴是我持續運動的主要力量」在兩族群都呈現上升,表示運動群體化或社群化,也是未來的主要趨勢。
What’s Next?
由前文的分析,可發現台灣的運動族群,不論在結構及需求上,皆呈現質變及轉型。隨著特性的改變,現有的市場或許已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但相對的,也是創造出更多市場契機的節點,相關業者可針對消費者的特質與需求,做出切合的策略方針。未來可以延伸的方向是:
付費運動型場所/服務行銷策略更特色化
隨著運動人口的增加,運動場所及相關服務更趨多元,市場的競爭也更為激烈。前文的分析也提到,近年運動族群的結構與需求正產生質變,因此透過調整營運行銷策略,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及創造獨特的風格,成為相關業者不可忽視的重點。
舉例來說,目前運動市場的新興族群為40歲以上自信女性,她們運動時間並不長,一般常見的年費制度,可能難以獲得她們的注目!因此在銷售的形態上,就可能必須適時調整。此外,也可以藉由觀察此族群的偏好、習性來設計運動場所的風格或課程等,提升消費意願。
結合社群提高消費黏著度
虛實整合已是目前整體消費市場的趨勢,運動消費市場也與這股風潮有深刻的連結。前文分析可看出,不論輕度或重度運動族群,他們的對於運動同伴的依賴度都更為加深。
目前許多業者也針對這個趨勢開發出各類型的應用或服務,如「好時光運動樂園」除了是一個女性專屬的健身房外,也利用社群號召會員一起參加路跑比賽而訓練。
中華電信也推出「FIZIKO」App,結合互動直播、健身影音專區、精選動感美照、健身運動專欄、賽事報名等功能,來聚集熱愛運動的客戶。因此,透過社群網絡的結合,使消費者在運動的過程中有更高的群體感受,可望帶動更多的市場可能性。
整合周邊多元行銷刺激消費力道
運動趨勢的質變,不僅影響運動的本身,周邊相關的商品或活動,也產生更多元的機會。例如,運動族群對於「我不喜歡流汗的運動」的意向增加,也表示強調排汗快乾的機能衣、適合夜間運動的穿戴裝置出現需求,都可以結合廣告、形象塑造、運動賽事及活動等加以推廣,帶動更多元的消費力道。
延伸閱讀
實體零售大敗退,今天的百貨公司還有多少角色可扮演?
原文出處
東方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