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螢幕故障?不如趁機會換一支最新的型號吧!」「家裡的冰箱和微波爐壞了?到賣場再買台新的,應該會比送修來得方便又划算吧!」
想想看,你是否也有這樣的經驗,當平日所使用的電器、手機…等用品壞掉時,店家會建議你「修不如換」,不如直接把手邊原有的舊產品丟掉再買新的,而身處於科技時代中,不斷升級的軟體和產品功能更間接地引導著你我每隔一段時日就想汰舊換新、不停地追求著更新更好的產品。然而,這種大量製造、用完即丟的「線性消費」或許很快地就會被「循環經濟」所代表的趨勢給取代;未來,從原料生產、商品使用…等階段所形成的產品流程都將成為封閉的循環圈、每個環節皆可望回收循環再利用,而零廢棄的目標更預期將讓「垃圾」這個名詞不復存在。
「循環經濟」的意義與概念
事實上,循環經濟所訴求的是一個可恢復、可再生的產業體系,相較於線性經濟傾向於讓產品「壽終正寢」的概念,循環經濟的理念乃在於「再生恢復」,意即使用可再生能源、拒絕使用妨礙再利用的有毒化學物質,並藉由重新設計材料、產品及商務模式…等方式進而消除廢棄物,同時也使得資源能夠更有效率地被利用。 根據《循環台灣基金會》指出,在最理想的循環經濟系統中,所有產品和材料都可被分別納入生物與工業兩個循環,並在其中永生不息;其中,生物循環中,產品會由生物可分解的原料所製成,最後再經由厭氧消化、堆肥…等方式重新回到生態循環提供養份,而在工業循環裡,產品則會被用來回收再利用或者經由升級製成具有更高價值的新產品,以期達到有效利用資源和能源的目標。(參考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循環經濟」的效益及模式
由麥肯錫顧問公司、世界經濟論壇與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合作所提出的分析報告指出,循環經濟預期將在未來5年內創造出5億美金的淨收益、10萬個新工作、避免1億噸的材料浪費,同時,更具備讓全球每年省下1兆美元材料成本的潛力,甚至可望在重新製造業和回收產業創造出超過100萬個就業機會。進一步來看,相較於依循開採→製造→銷售→使用→丟棄過程、同時僅僅靠著壓低成本和提高售價來獲取利益的「線性經濟」而言,循環經濟的系統中更是處處充滿著能夠創造價值的商機。
舉例來說,在製造方面,企業可以依據產品的狀況,藉由維修、再利用、翻新和再製造等過程有效運用資源,讓產品和資源的價值得以極大化並創造出廠商與消費者之間的雙贏局面;在農業方面,循環經濟則能透過生物精煉的製程,將藥品或化學品…等具有高價值的生質材料或廢棄物轉化為食品或飼料,進而讓養分回歸大地且創造出永續的農業環境。從商業角度而言,循環經濟不但能夠藉由資源與能源的再利用,連結起不同產業之間的互惠網路、大幅減少處理廢棄物的成本,還可以透過社群網路或資訊科技以分享、交換、租用…等方式重新看待你我生活中的有限資源,進而顛覆許多既定的商業模式。
慢慢翻轉的「循環經濟」創新思維
目前,循環經濟的創新思維和模式正在全球掀起熱潮;例如,荷蘭的史基浦(Schipol)機場裡的燈泡已全面採用「以租代買」的使用模式,而該機場的建築物亦都採用回收的材質拼湊而成、未來甚至可以隨時拆卸重組。在台灣,奉行循環經濟概念的石安牧場則是由丹麥引進沼氣發電技術,將原先臭氣沖天的雞糞化為可供千餘戶家庭使用的電力,並將廢水、廢氣和廢熱…等物質皆經由循環再利用的方式重新被賦予價值;此外,台積電、中鋼等多家業者亦相繼擁抱「循環經濟」的新變革,紛紛用不同的態度重新面對由廢棄物所產生的意義。
以刺激消費的方式促進經濟發展已然是上一個世紀的觀念,在有限的資源下無止盡地追求成長,更是讓地球和人類都早已疲憊不堪。未來,「循環經濟」將會是全球各國政府所關注的新興經濟模式,同時更極可能是像台灣這樣缺乏資源的小國所必經的方向。然而,循環經濟的發展並非僅侷限於特定產業或範圍,更重要的是必須了解其背後所蘊含的精神,同時運用此一觀念扭轉傳統的思維模式、進而讓自己能夠在此創新中重新被定義。
延伸閱讀
品牌想吸引人才,先經營「雇主品牌」吧!
原文出處
品牌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