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在中國,出門不帶錢包、只帶手機已經成為消費者們的習慣,甚至連乞丐行討都能用手機掃碼打錢。金融科技在中國蓬勃發展,而P2P借貸平台更是從2011年後如雨後春筍般大量成立,現有的P2P平台已經超過3500家,但背後問題也已經浮現。
太過快速的市場成長,導致無論是平台或是使用者都有許多漏洞可鑽,單2016年一年,捲款逃跑和倒閉的平台至少一百家,而冒用資料多方借貸後,還不出錢自殺或提供裸照的借貸者也有許多案例,時常在社會新聞出現,兩方的信用問題如何解套?
解套平台信用問題:最嚴法規上線
針對野蠻成長的P2P網貸平台,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銀監會)也在2016年8月公布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予以管制。《暫行辦法》列出了一個負面清單,包含不得為借貸者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禁止如資產證券化等債權轉讓行為、不得吸收公眾存款等,同樣實行了隔離管理,也就是限制了客戶資金需要交由第三方銀行存管。《暫行辦法》同樣約束了借貸者和法人在單一平台和多個平台的借貸上限,規範網路借貸金額以小額為主,專做大單的平台只能轉做小額貸款,但這也確實降低了雙方風險。
圖片來源:騰訊財經
在這個被傳為「史上最嚴」的法規正式公布後,網路P2P金融平台「米缸金融」的執行長曹曉峰表示:「有價值的平台會被併購,不具規模的平台則被市場淘汰。」沒有能力轉型、信用不足的平台都將在法規約束下倒閉。
目前成功運營的案例,分為大集團旗下平台和轉型成功的平台,大集團旗下平台規模、資金和風控能力都擁有一定實力,如中國平安保險(在香港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金融公司,主要業務是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及產品,並以保險業務為核心。)旗下的陸金服(為因應法規,平安集團將P2P網貸業務從原本的陸金所平台分離出去,交由陸金服獨立運營);轉型成功的平台和銀行接洽,調整業務方向,如積木盒子(線上理財平台,已經獲得三輪投資,投資者為小米、淡馬錫等知名機構)花了九個月和銀行系統對接,以小額消費信貸和車房貸款為主要業務。
解套借貸者信用問題:線上線下數據整合
針對借貸者的信用問題,目前多家平台都透過整合借貸者線上和線下的數據進行審核,避免因單一資料造假而被欠債。
中國P2P借貸平台主要以三個方向辨別借貸者的信用等級:
首先是線下數據的應用,以委託徵信體系和客戶個人資料的上傳,包含身份、收入、經營證明等等;第二則像諾遠控股旗下的小諾理財,接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的互聯網金融風險信息共享系統,聚集P2P網貸平台的共同力量,共享借款者的信用資訊;最後則是讓借貸者授權社群平台的帳戶,以此獲得借貸者的社交數據、網購紀錄、信用卡數據等等,利用數據進行信用分析。
延伸閱讀
新型態無現金交易,亞洲未來支付趨勢看這裡
參考資料
Tech In 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