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解讀】中國要靠一帶一路搶進國際時尚產業商機,首要問題,還是要先解決中、歐供需不平衡,否則難以撐起一個跨地域鐵路經濟的健全與可行性。然而,在時尚圈的發展,陸運逐漸取代海運,則是中國最加分的優勢。
或許很多人都曾對今年一月發生的這件事有所印象:首輛從中國義烏市開往英國倫敦的「中歐班列」啟程,歷經18天橫跨兩大洲的路線,途經哈薩克、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與法國等國家,最後這些載滿貨物和布料的火車完成了共12000公里的跋涉,亦被視為中國一帶一路(One
Belt One Road)的重要具體行動之一。
倫敦是第15個被納入中國國際鐵路線的歐洲城市,陸運比起空運費用還要低,相較海運也較省時,國際鐵路線無疑為中歐之間的貨物運輸帶來劃時代的發展。
從2000多年前的絲路,到13世紀馬可波羅遠航中國,歐亞非三大洲的紡織交流從古至今熱鬧不已,700年後的現今又因一帶一路重回世人目光。有人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版的「馬歇爾計畫」,經濟援助背後隱藏企圖重整世界秩序的野心,只不過習近平則認為中國是在盡力扮演「全球化與自由貿易的維護者」角色,相較於保守色彩濃厚的美國總統川普,習近平的聲音難免更加引人注目。
然而一帶一路究竟是為中國時尚產業帶來千載難逢的機會,抑或僅是過度樂觀的幻影?雖然習近平宣布投入1000億人民幣於「絲路基金」,又與總計68個國家訂立相關協定,但過於華麗的表面之下,讓人不禁懷疑一帶一路究竟能否發揮預期般的效果?
懷疑論者:中歐供需不均衡
一帶一路的熱門度,由於媒體不斷炒作和習近平一再發出的豪語而備受關注,然而來自西方的部分聲音卻並非看好,有些分析師和投資者指出,一帶一路除了提升交通運輸的基礎建設之外,在貿易整合方面,中國確實能部份取代歐洲出口至中亞、南亞的貿易量,但其對歐洲經濟的影響整體而言是被高估的。
另外,中歐供需的不均也是結構上的大問題之一,中歐班列即為一明顯的例子,在這18天的火車航程中,有五輛載滿中國貨物的列車從中國西部城市出發,但相反的,卻僅有一輛貨物從歐洲返回中國,此現象顯現出兩方貨物流無法平衡,在時尚產業中更為嚴重。儘管中國穩坐世界最大的紡織和服裝出口國地位,歐洲對於市場底層的物料需求遠遠高過中國對歐洲的需求量,然而你可能會認為:「中國不是順差嗎,那有什麼不好?」看似沒什麼問題,只是若中國欲成為歐亞貿易的整合者,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市場是不夠的,以目前中國國內的供需結構,仍不足以撐起一個跨地域鐵路經濟的健全與可行性。
潛在效益:陸運逐漸取代海運
就目前的時尚產業來說,運輸方式仍以海運為主,從中國出發的陸運整體上雖僅佔微小比例,但效益可能超乎你我想像。舉「義烏─倫敦鐵路」為例,相較於兩地同樣的海運路徑,陸運所費的時間僅需海運一半,成本也較低廉,海事分析機構SeaIntel甚至認為,儘管目前鐵路運輸並非主要方式,但在十年間將快速成長,並逐漸取代現有海運的運輸量。隨著服飾品牌和奢侈品行業分別從海運和空運轉移至鐵路運輸,一帶一路便可望順勢成為機會的直接提供者。
其他受益者:阿里巴巴前進歐洲
此外,除了基礎建設和物流業之外,因一帶一路而受益的還有電子商務。其中最值得留意的便是近來動作頻頻的阿里巴巴,包括傳出擬在保加利亞設立物流中心,以及於英國鐵路沿線建造倉庫,希望透過在鐵路沿線設置庫存和物流中心,能更快速讓產品進入歐洲市場。
此舉其來有自,即便阿里巴巴在中國占有主導性地位,卻始終難以打入歐洲市場,撼動亞馬遜的穩固地位,然而搭著一帶一路政策順風車,阿里巴巴積極在歐洲增加曝光度,包括宣布在倫敦開設辦事處,作為其在歐洲的總部,又透過與保加利亞政府磋商,期盼以物流中心為東歐市場打下基礎,更以在列車經過的國家建立物流中心為遠期目標。
掀東南亞角力戰:印度吃癟、緬甸獲益
將目光移回亞洲,其實中國的鄰近國家也並非全然持樂觀態度,就像印尼,作為一帶一路計畫的其中一部分,從雅加達開往萬隆的列車卻飽受延誤和成本增加所苦,可行性不禁蒙上一層灰。
只不過緬甸,卻呈現截然不同的受益光景。在2012年政治改革後重新開放經濟,歐盟與美國也都紛紛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再加上其戰略位置,緬甸被視為新興崛起的貿易國家,紡織和服裝業更占了該國總出口的10%,且市場正逐漸擴張中,預計至2020年將達到120億美元的驚人規模。
另外,由於工資相較周邊國家如柬埔寨、越南都來得低廉許多,吸引眾多時尚品牌駐點於此,包括受到Gap、H&M,以及愛爾蘭服裝零售公司Primark等的青睞。緬甸的重要性,與中國西南內陸省分息息相關,因緬甸的開放使得中國往南亞的路線,可直接透過跨境陸上運輸,取代傳統從東南沿海港口啟程的路徑。
只不過一帶一路所牽涉到的南亞國家,彼此外交關係依舊存在不少變數。雖然孟加拉對印度貿易開放,印度卻非一帶一路的成員國,由於中國與巴基斯坦關係過於緊密,更因雙方在交通運輸和能源開發的合作計畫「中巴經濟走廊」,使得向來與巴基斯坦不合的印度政府大為光火。由此可見,錯綜複雜的國際關係,很可能使一帶一路政策在東南亞變得窒礙難行。
未來發展:跨境競爭更加殘酷
儘管中歐跨境列車改變人們的想像,一帶一路看似成效明顯、前景驚人,事實卻不盡然。距離一帶一路的構想提出已過了四年有餘,許多官方計畫和政策仍然模糊且不夠具體,步調顯得有些緩慢,然而換個角度思考,由於中國的政治制度,比起多數西方國家領導人擁有更長更久的任期,習近平並沒有要展現「立即效果」的壓力;反之,他在乎的或許是如何能做得穩。
姑且不論習近平此舉是為強化中國在區域內的權力,或單純想促進國家間的貿易夥伴關係(甚至可說兩者為無可避免的因果關係),沒有任何一個國際間行為者能夠置身事外,歐亞非三大洲的紡織和服裝業都無可避免地將受衝擊,而這場跨洲的優勢競爭之戰,在未來只會變得更加現實、更加血淋淋。
延伸閱讀
阿里巴巴於馬來西亞設立貿易據點,打造電商新絲路
參考資料
business of fash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