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解讀】網路圈的自由,讓劉昉在工作中找到自己想發展的領域,結合所讀所看,她認為,做中學是找自己最好的方式,不斷累積知識與經驗,自然會找到自己的方向。
SmartM邀請各行各業與網路有關的工作者,與我們一起分享您的職場心得與故事,歡迎報名:點此連結
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活動行銷企劃,擔任類似活動顧問的角色。舉凡行銷企劃書、記者會、廣告版位配置等,都是平時會接觸到的內容,一天的工作,除外出拜訪有活動需求的客戶外,也會視各活動的進度執行行銷計畫,並追蹤售票情形。
Accupass是亞洲最大活動平台,專注於線上行銷與票務,近期則加入活動優化。Accupass的定位,是試圖整合活動產業中的所有資源,過往,大多是將活動放上平台,透過自媒體行銷與票務系統整合,近期則希望能加入活動優化,藉由以往經營過上萬場活動的經驗,協助主辦方提升活動品質。
會來到Accupass,其實和我研究所的論文主題有一段淵源。在就讀企業管理研究所時,我的論文題目是「文化創意產業的商業模式」,當時訪問了許多文創工作者,多數人都認為文創產業太單打獨鬥,希望能有平台將資源統整交流,正巧Accupass是綜合性質的活動平台,於是加入Accupass,期望能結合所學應用在工作上。
將管理理論應用於工作,企劃書變得簡明扼要
第一個學以致用的經驗,是將管理學理論放在企劃書撰寫上。管理學中有個「3LL」(Three
Lesson
Learn)理論,指的就是將事情整理成三個重點、一個脈絡,再把重點用脈絡串連起來,這個理論,就常被我應用在工作上,如:在撰寫一份活動企劃書前,先整理出活動該有的三大重點,再來是三個執行方式與活動脈絡連結等。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企劃書,是政府單位舉辦的國際博物館日。當時,我在活動企劃中列出數位化、綜效化、科普化三大重點,分別代表數位行銷方法、利用線上線下串連達到最大效益,與將博物館知識普及化,再由這三大重點去延伸底下的小專案,方向就會比散亂式地思考更明確。
隨時記錄靈感,必要時候會派上用場
除將所讀學以致用外,平時我也會隨時把看到的新鮮事記錄下來。我是一個喜歡寫字的人,因為這樣的特質,平時我在家與公司都會各放一本筆記本,隨時記錄突如其來的想法,當活動需要特殊的行銷方法或切入點時,我就會拿起筆記本,翻閱過去記錄下的點子索取靈感。
很神奇的是,這些被隨手記錄下的點子,確實在某些時候會成為活動企劃的發想來源。還記得有一次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校花特輯」,橋段設計逗得觀眾津津有味,於是隨手記錄下特輯的特色與吸睛處,後來,偶然在一次水上活動的企劃中應用上,額外吸引了上百人報名。
在網路工作,要懂得找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
其實在將理論、靈感結合企劃的過程中,某種程度我是在工作中找自己。網路公司做事情沒有太多SOP,也很少一板一眼地規定工作者要依樣畫葫蘆,但這也代表,網路工作者有很多可能,且要懂得自己挖掘想去的方向,像市場開發發專員這份工作,可以選擇跑業務賣廣告、找大活動賣票、整合性行銷等,而我自己是對企劃很有興趣的人,所以和老闆討論後,決定朝「企劃」的方向發展。
我覺得在網路產業工作,要懂得從中找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因為在不斷變化的網路世界中,唯有從做中學,不斷地將曾經做過、看過、學過的經驗拿出來應用,才能漸漸越做越好,面對未來大大小小的挑戰,我認為找自己、做自己、相信自己,是網路工作相當需要的特質。
劉昉小檔案
現職:Accupass市場開發專員
學歷: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東吳大學企業管理碩士
經歷:台北文創基金會文創記者、法國IESEG交換計畫、AIESEC印度教育志工
延伸閱讀
工作分享》林語彤(貝殼放大顧問經理):「理所當然」很危險,要找出那10%的不同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