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冷冰冰、生硬的資訊,只要呈現的方式對了,實用之外還可兼具美感。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令人鬆口氣的資訊解方──資訊圖表,運用簡單的方式,解釋複雜的資訊,成為當今資訊界、行銷傳播界最火紅的新星。
資訊圖表:教育未來的勞動力。圖片來源:Hyperakt
好的資訊圖表甚至可以觸發病毒式的傳播,為設計師們不可或缺的能力。鑽研資訊圖表近十年的紐約設計工作室 Hyperakt 的圖像設計師
Josh Smith ,將資訊圖表的製作,簡化為十個步驟:
1. 蒐集資料
篩選數據是第一關。蒐集來的資訊通常很雜亂: Excel 試算表、PDF
等等,有時還會連結到其他資料來源。設計師們應留意閱讀資料的文字說明,幫助拚湊資訊圖表所要說的故事全貌。切記,搜尋多資訊來源,一個故事,通常會散落在很多文件裡面,而非潛藏在單一的資料圖表中。
2. 資訊要全盤閱讀
跳過大量龐雜資訊,直接閱讀重點的作法儘管很吸引人,但這麼做的後果,可能是要花費更多時間來修正。因為,單單引述完整研究的單項訊息,可能會偏離故事全貌。設計師應要擅於察覺資訊的漏洞,不錯失重要訊息,並及確保揭示支持故事的事實數據。
3. 找到敘事/故事
資訊圖表是否吸引人,最前頭陳列的資訊扮演重要角色,若以乏味的資訊開始,則很可能說出令人乏味的故事。資訊圖表需要以一個獨特的動機作為開頭,可以是澄清一組複雜的數據、解釋一項過程、強調某種趨勢或支持某種論點,勢必要從中找出吸引人的故事。
4. 辨識潛藏的問題
當故事浮現出來後,先暫停一下,回顧資料檢視故事的真實性。許多情況下,資料不能反映客戶所想要說的故事。許多設計師扭曲資料作出客戶想要的樣子,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對每個人來說都徒勞無功。因為數據不會說謊,而良好的客戶也不想公然誤導大眾。若發生前述的狀況,還是最好退回上一步,對照故事與數據,重新發想故事。儘管對主題和數據有通透理解的設計師,可以知道如何最佳地呈現數據,但因為不是設計師本行專業,很容易遭受客戶的拒絕。但仍不可放棄一試,因為設計師極度注重資訊細節的特質,最後通常能夠提出備受讚賞的呈現方式。
資訊背後的真相通常需要時間來一步步揭開,資訊可以解讀成正確抑或錯誤的論點。舉例來說,單單呈現「紅色轎車的事故發生機率較藍色轎車的發生機率高」的數據,很容易誤導大眾以為「顏色」會影響「事故發生率」,然而,真相則是,喜歡紅色的人通常具有侵略性的性格,因此容易造成事故。
5. 創造層次結構
幾乎任何的研究觀點(資訊圖表)中,都有一個「靈魂」貫串故事主線,這條數據會讓你有驚喜的感覺。一旦你找到它,它則化身成為鞏固資訊圖表的層次的組織項目。其餘的輔助元素,則幫忙安排故事的其他部分。當到達這一階段,最終產品的雛形已漸漸浮出水面。
示意圖範例。圖片來源:Mike
Rohde
6. 繪製示意圖( Wireframe )
一旦資料經過梳理,最有趣的資料過濾出來,結構層及也都決定好了之後,示意圖就差不多產生了。在這個階段,設計師以容易理解的視覺方式組織重要訊息以及其呈現結構,送給客戶進行審查。示意圖還不是最終的設計,但為一個方便討論的工具,幫助決定最後產品的結構。
7. 選擇資料呈現的圖表類型
表示訊息的方式有很多種。最好的辦法可能是與傳統的圖表和圖(長條圖、折線圖、園餅圖)。「一個過程」可能需要一個圖餅或流程圖來解釋。一張地圖可能是講故事的最好方式。或者直接展示數字是最好的呈現方式。如果預算許可,數據也允許的話,呈現動態、互動性也很有意義,開啟視覺化資訊的所有的可能性。無論是哪種情況,圖表類型是由數據資料所驅動和決定,可以使用單一種類或多種類的圖表呈現。。
8. 決定主視覺
有兩個首要的視覺方法來確定資訊圖表的外觀和感覺。在第一個陣營中( David McCandless、Nicholas Felton
等人支持的觀點),這通常是以傳統的圖表為主軸,只透過顏色、字型學和結構將圖表作得引人入勝,猶如抽象藝術。第二個陣營(Peter
Orntoft, Scott Stowell)主張視覺敘事,意指以圖像或是隱喻來說故事,而數據隱含在圖像中。不使用傳統圖表,使用完全將視覺和數據融合的圖像設計。
在 Hyperakt
,我們不偏好於任何一種策略。通常我們創作了一個混合型的資訊圖表:結合傳統圖表和純粹視覺敘事的資訊圖表,但最終的解決方案,還是要根據可取得的數據資訊、媒體、客戶品牌及主題來決定。
採取視覺敘事策略的資訊圖表。
9. 細緻化與測試
當資訊圖表成形為視覺型式時,就要開始細緻化的工作。在細節處理的部分客戶會加入以資料和視覺說故事的工作,來確保最重的產品會與客戶品牌和最初的意圖相符。
測試階段的內部作業,我們會請整個工作室的人一同檢視,確保產品式好讀且易懂的,特別是對那些從來沒看過數據的人來說。我們評價設計,重覆修潤使產品盡可能的清晰和簡單。
客戶和設計師團隊來回反覆的修潤過程,要直到所有人同意「已經竭盡所能將資訊用最好方式呈現」才會停止。這個細緻化的測試過程彌足珍貴。
10. 實際上線
大多數的資訊圖表都是在網路分享的──即使是原本是印刷在紙張上的圖像也會以某種方式在線上呈現,這是設計師工作的試金石。這是因為,對不同的群眾而言,有不同的閱讀資訊的方式。
儘管透過重重的專業檢視,也不代表資訊圖表涵蓋了完整的故事,大眾線上的討論有可能會延伸(或拆解)你原先的故事,這可能代表你的專案作得不夠完美徹底。不過,有新的資訊產出後,也就必然歷經修正。儘管大眾的眼睛對設計師來說是很令人懼怕,但這也同樣是媒體的珍貴價值。
延伸閱讀:【資訊圖表】七大提升廣告效益的實戰祕訣
原文出處: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嚴禁抄襲,若欲轉載,敬請註明出處「SmartM」並附上原文連結。
歡迎各大媒體交換文章連結。
圖片來源:主圖、縮圖: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加入SmartM粉絲團,更多電商訊息等你關注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