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ews100 | SmartM 電子商務X網路行銷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金融行動化!「破壞者」BrettKing看銀行的破壞式創新

$
0
0
說到銀行,你會想到什麼?開戶、刷本、換外幣還是辦理貸款?攤開雙手,都能算出自己一年到過多少次銀行。 但你知道嗎?隨著網路行動化、臉書按讚數多寡有可能影響你的存款利率!想要貸款,可能得由 LinkedIn 上的朋友背書,才有機會讓銀行點頭;甚至當你看到一件漂亮衣服心動難耐時,也會有一個隨身理財秘書跳出來,幫你即時分析該不該買下去! 這些彷彿是未來世界的電影情節,卻是素有銀行「破壞者」之稱的布雷特‧金恩(Brett King)口中的真實。 Brett King 在 2010 年、2012 年相繼推出 2 本談論數位銀行的暢銷書《BANK 2.0》、《BANK 3.0》,被視為掀起全球數位銀行風潮的重要推手,並獲得有 130 年歷史的美國金融專業媒體「American Banker」評選為「年度金融創新人物」。 應平面媒體之邀,Brett King 來台演講。會中他向與會銀行家提出,「分行已死,是時候重新思考與客戶接觸的方式,並為虛擬通路做出定位了!」《TO》應邀專訪 Brett King,請他談未來銀行的發展趨勢。 Brett King 說,網路改變人們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對銀行的需求也跟著改變。他分析,現代人每天花 94 分鐘使用智慧型手機,一天發 E-mail 及簡訊 100 次,每月使用網銀 20 ~ 30 次,一年下來,使用網銀的頻率幾乎是上銀行分行臨櫃辦事的 500 倍。當消費者上網的時間幾乎超過和朋友面對面聊天的時間時,將帶動這些有銀行服務需求的潛在客群,轉而大量使用網路銀行、行動支付,原先為傳統銀行業務中創造優勢的 ATM 與分行,實用功能將逐漸降低。 「未來最大的銀行,將是能透過手機,做最多生意的人!」Brett King 說。 銀行轉型重點在科技,不在金融 面對未來銀行的想像,Brett King 認為,「重點在科技,不是金融!」因為,未來銀行不再是一個平台或是一個服務而已,它將會在我們每天的生活裡提供金融體驗,而數位科技帶來新作法、新服務,也會進一步改變一般人對銀行的想法。 舉例來說,像是開戶申請帳戶,現在的新科技已經可以做到網上認證,根本不需要申請人帶著身分證、健保卡專程去銀行跑一趟;甚至審視顧客信用程度,也能透過顧客在社群媒體的評等機制來決定存放貸款利率等等;更別說行動支付已經讓消費者外出消費,能完全拋棄「掏出錢包→刷卡→簽字→付帳」這一套程序,連買 Gucci 的錢包、LV 錢夾的花費都省下來。 未來 10 年,銀行界的變化將比過去 100 年加起來還巨大,如果有一天連家裡的烤麵包機都有一個銀行帳戶出現,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該如何透過科技去延續、增加消費者對銀行的需求,才是銀行界能走向下一個 100 年的關鍵! 銀行該如何思考轉型之路?以下是 Brett King 接受《Techorange》專訪的精采分享: Q:台灣金融業的科技創新才剛起步,你有什麼建議嗎? Brett King(以下簡稱 B):比起培養或找尋一個分行經理,擁有一個資深的行動應用科技專家更重要。在物聯網時代,所有的金融服務體驗都會轉到手機上,因此有沒有一個發展銀行行動應用的關鍵人物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其次就是建立一個強大的社群媒體團隊、大數據分析團隊,跟消費者體驗團隊,這是發展金融創新最重要的 4 個基礎。 銀行 3.0 要進入的數位世界,不再只是運用科技工具,而是為了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做準備,這些改變的核心想法就是:為了與消費者共同建立美好的金融使用經驗。 舉例來說,房貸這個概念,對消費者來說,買一間房子是為了有一個家,才會延伸跟銀行有房貸需求,他不是為了填表格、買房貸而來。當你重視消費者的需求,金融服務就會跟著改變,像是澳洲的 CBA 銀行就與房仲業合作,從看房子、談房貸,到買房子,全程都在一台平板上完成,不用為了買屋、辦房貸東奔西跑,這就是全新的金融服務體驗。 Q:要在金融體制內進行創新,往往顧慮風險因素,而使數位化、創新之路顯得困難重重,怎麼做比較好? B:在控制風險與金融創新的天平兩端擺盪,不如另謀出路,嘗試投資一些科技公司,或是透過活動、比賽、孵化器等推行,鼓勵新創團隊發展不同的金融方案。 以已經有 200 年歷史的花旗銀行為例,他們也利用 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應用程式開發介面)讓科技公司可以發揮創意,設計各種銀行服務,提供消費者使用花旗的各項產品與服務,光是去年秋天,就收到來自全球 64 個國家,包括教育兒童如何儲蓄、怎樣與穿戴式裝置結合等 744 項計畫提案。另外, 投資科技公司、新創公司去催生創新服務,都會比銀行自己發展、架設還要來的快且便宜,成本可能連銀行自己做的 1/10 都不到,這是真實的案例。不過,不管是自己做還是與新創公司合作,銀行的數位化服務是一條你不走就不會搭上趨勢大船的任務,非作不可,不作,就等著被市場徹底淘汰。 Q:您認為,未來銀行跟過去最大的不同在哪裡? B:關鍵就在於「把麻煩事都拿掉」。對銀行來說,就是減少使用銀行服務的障礙,像是不需要每項申請都填表、主動進行理財服務;對證券、投信公司來說,就是減少投資交易的麻煩。 過去是要提供有關各種投資類別相關資訊給顧客參考,但對多數人來說,這種作法還是太麻煩。因此,就有一家證券公司,推動一個有趣的證券投資策略,他去找厲害的投資專家,複製專家的投資組合,提供給消費者參考。 換句話說,消費者不用自己選股、複製別人的股票投資組合就行了。例如:對 3D 列印很有興趣,就可以找找看,哪個專家對 3D 列印的投資很有想法,複製投資策略就行了。 Q:如何說服主管機關採取進一步的開放政策呢? B:我拿像比特幣來舉例,過去比特幣原本沒有人聽過,但現在卻是家喻互曉的東西,在出現相關法規前,比特幣一度漲到 1200 美元,後來有法令規範後,跌到 200 美元。這證明要有相關法律約束嗎? 實際上,比特幣推出好幾年後,才有法規出現。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科技發展日新月異,法規速度一定跟不上,主管機關一定要想清楚,願不願意支持科技發展、修正心態,還是要被科技拋在後面? 比特幣出現後,可以看到政府想要加以規範,但也有更多深度專研比特幣的人在想如何規避法律,這告訴我們,雖然可以規範銀行、臉書,但你無法規範消費者 的意願與行為。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音樂產業, 但事實證明, 要抑制書籍、音樂數位化,都是不成功的。 Q:許多新科技公司像是 facebook、Line、Apple 等都想要跨進銀行相關業務,你覺得他們會做得比較好嗎? B:我不認為 facebook、Apple 等想要變成銀行,但他們會希望銀行是透過他們去接觸顧客,並為此而付錢。 當網路剛剛興起時,人們開始上網,很多公司透過網路廣告欄位去觸及顧客,因此造就 Amazon、Google 等興起;現在要大量接觸消費者,最有效的方法是透過社群媒體,所以愈來愈多帶著社群思維 DNA 的新公司出現,提供多樣商務服務,我們把這叫做社群商務或是 FB 商務,而不是電子商務,這非常有趣! 想想看,如果未來消費者不再走進銀行,就能透過手機獲得金融相關服務,對銀行來說,要做生意,就得透過 Facebook、Apple、Google 等,才能找到顧客的話,這就是銀行業者的挑戰了! 換句話說,誰能觸及到顧客,誰就是最後的贏家!能透過行動裝置做到最多生意的銀行 / 公司,就有機會成為最大的銀行 / 公司!   延伸閱讀:Facebook推出支付功能,好友之間可以互相轉帳 原文出處:轉載自合作媒體 Tech Orange 科技報橘   嚴禁抄襲,若欲轉載,敬請註明出處「SmartM」並附上原文連結。 歡迎各大媒體交換文章連結。 圖片來源:主圖、縮圖:  Tech Orange 科技報橘(C.C. Licensed) 加入SmartM粉絲團,更多電商訊息等你關注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tw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