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新加坡境內電子商務的營業額達到39億美元(新台幣1267.5億),而其中有60%是跨國採購,而亞洲新聞頻道(Channel NewsAsia)報導,隨著越來越多人在線上購物,新加坡政府將徵收國外商品服務稅(GST),尤其是線上遊戲,2015年線上遊戲產業在新加坡創造25億美元(新台幣812.5億)的產值。
報導中提到,目前大部分的線上服務並不含稅的原因,來自追蹤這樣的數字交易太過困難,然而現在各國稅務機關皆已展開對於線上服務課稅的研究,希望找出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包含日本、韓國。新加坡則是考慮到實體商品的線上市場日趨擴大,民間其中一個建議則是更新規則,只要是小於新幣400元的商品,就不用增加7%的消費稅。然而這種方式,有可能在政府還沒收到稅,當地供應商和海外供應商就準備離開了,除了可能會造成本地供應商需要進行重組,也會成為海外供應商打消在當地註冊念頭的因素。
除此之外,另外一個困難點,為了對線上購物進行更有效的課稅,專家說,新加坡可能還需要大量的線上零售商代表政府對來自新加坡的居民收取消費稅,或者跟物流公司合作,追蹤較小的網購店家。
專注於投資電商新創公司,包含販售家具的Hipvan、線上雜貨零售商Redmart的風險投資公司Golden Gate,其合夥人 Justin Hall對於這項政策表示並不意外,,雖然它是一個不受歡迎的政策。目前各國都在嘗試或已在徵收類似的稅務,包含美國。而從2015年1月起,歐盟已實行等值商品及服務稅加值稅(VAT),對數位商品和服務收取一定稅額,然而這項被稱為VATMOSS 或VAT一站式服務,對於消費者來說,不只是導致價格上漲,但為整個歐盟公司計算銷售額造成很大的麻煩︰從一國到另一國的加值稅稅率不同,加上有不同類型的產品和服務,在每個成員國內擁有不同費率,計算上變得相當複雜。
Hall認為現在GST的實施雖然會導致線上商品的價格上漲,但不會削弱電子商務銷售額成長,更不會阻止新的電子商務創業繼續蓬勃發展。他強調重點是新加坡政府怎麼收這筆稅以及對誰收?新加坡政府如果希望這項稅收對本地及海外零售商一視同仁的話,那麼收稅之後的效能、速度跟實用性,將會是政府應該考量的重點,確保每個公司都能夠適應這樣的改變。
在地註冊
在新加坡電商市場具一定主導地位的Lazada新加坡,因為它已在該國註冊,所以增加GST的負擔,早已成為事實,然而Lazada仍試圖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價格,甚至同時符合其納稅義務。
因為Lazada 承載著不同的供應商,在其平臺上,包括新加坡和海外客戶,且發現新加坡的客戶不介意多付一些稅,原因通常是可以得到更多消費者的肯定和信賴,以及消費者願意更快消費結帳,而不是需要考慮再三。沒有GST的海外商品,則需要負擔較高的運費以及較長的交貨時間,這個也成為客戶決定購買商品的原因之一。
延伸閱讀
馬來西亞線上消費者樣貌 :年輕女性是主力
參考資料
Tech In 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