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果網路公司(Popdaily)執行長兼策略總監黃晨皓29日在未來商務展上,以「爆紅12星座影片的祕密:用內容產生駭客成長」為題,分享Popdaily波波黛莉粉絲團如何在一個月內讓粉絲數從55人成長到18萬人,成為「00後」(16至22歲)女孩最喜歡的女孩品牌。
秘密1:成立五大分眾媒體
黃晨皓說,Popdaily波波黛莉目前有60萬粉絲,後續又成立四個媒體品牌,第一、報導韓國流行時尚文化的「PopKimChi」,已擁有14萬粉絲。第二、報導寵物萌孩的「PopCuite」,也成長到4.8萬粉絲。第三、報導高熱量可口美食的「PopYummy」,粉絲為4.5萬。第四、報導女性美妝的「PopUlzzang」,有5.5萬粉絲。
秘密2:粉絲每月自然增長
目前Popdaily五個品牌加起來有88萬粉絲,每月自然增加10萬粉絲,黃晨皓說,預估今年會達100至120萬粉絲。去年有5千萬人看過星座影片系列的影片,每月自然增加180萬觀看數。去年網站有5千萬訪客,現在則有1億訪客,每月增加650萬訪客。
秘密3:靠星座影片爆紅
Popdaily粉絲團的崛起,是靠12星座系列影片而爆紅,黃晨皓分享粉絲團在沒有做任何廣告的情況下,除了爆紅之外,也要穩定成長。2015年1月20日時粉絲才55人,他們把影片放在Yahoo首頁頻道上,但是也發現,大家在Yahoo首頁看完影片之後,並不在乎作者是誰,粉絲在2月1日只成長到483人,效果有限。
黃晨皓說,後來只把六個星座放在Yahoo首頁,其他六個放在粉絲團,在粉絲團又放上一支全新未曝光的影片後,2月10日時粉絲成長到11.5萬人,沒有靠廣告,每天就自然增加1千至2千名粉絲,直到2月20日,粉絲已成長至18.1萬。
秘密4:內容成長四大策略
黃晨皓分享兩個粉絲團的數據,在沒有做廣告投放的情況下,平均粉絲團退出率0.8%。一個粉絲團每日貼文5篇,30天內獲得5萬粉絲,一個粉絲團每日貼文3篇,10天獲得1.2萬粉絲。其中的關鍵,就是「要讓讀者看到更容易傳唱的內容」,就像是韓流粉絲團,會加入該粉絲團的粉絲就是想吸收相關資訊。經驗分眾的粉絲團,重點在於質量大於數量,但是若能質量與數量兼顧更好。
黃晨皓認為,16至22歲的00後的女孩,是網路時代的新族群,出生時就在智慧型手機的環境,很擅長使用網路做任何事情。Popdaily在做的是內容服務,而非廣告銷售,最大獲利來源是服務更多讀者。
策略1:內容聚焦
透過什麼內容讓別人看見?例如去年2月3日有一支12星座男生篇,觸及有783萬,7萬按讚,被觀看386萬次。可是,雖然觀看數有386萬,但粉絲團轉換率只拿到18萬粉絲,黃晨皓說,族群轉換的要點在於「你的受眾跟你的連結度有多強」!
策略2:興趣深化
一開始Popdaily分享很多星座排行榜,例如「12星座最會照顧人排行榜」,好處是發現許多粉絲會在留言下標註自己上榜的其他星座朋友,等於說,透過圖片可以讓粉絲幫你找到更多粉絲。
策略3:品牌信任
黃晨皓說,讀者如果喜歡你的內容就會留下來,得到他們的信任之後,粉絲開始想看更多其他類別的資訊,Popdaily就從只分享12星座的消息,擴展到所有女生都感興趣的話題,例如「12星座女孩的秘密香味」等等。把12星座做廣了,讓內容更有吸引力。
策略4:群眾共鳴
Popdaily也推出「Popdaily馬來西亞」粉絲團,他們發現馬來西亞人很喜歡粉絲團的內容。黃晨皓指出,「客戶在哪裡,資訊流就應該在哪裡,今年我們也要去東南亞發展了!」
秘密5:認命告訴我們的事
Popdaily的營運心法是,「永無止境發掘新鮮創造趣味。」他們知道自己比不上蘋果日報等大媒體,所以選擇切入自己擅長的角度,避開跟大媒體再做一樣的事。要做吊車尾班的第一名,鎖定了00後女孩。
「不求大眾認同但求小眾熱愛,要讓喜歡我的對我欲罷不能!」黃晨皓進一步說,社群比的是誰的族群比較忠誠,而非誰的族群比較大。
秘密6:失敗告訴我們的事
黃晨皓說,團隊從「小失敗」中看出失敗的跡象時,就要趕快放棄。另外,他們也信守「快失敗」,只要測試的新東西達到可以被判定的點,很快就必須推展到它是否可以獲利,不能獲利就要立刻砍掉它。他認為,失敗,比的是誰更快站起來。
秘密7:成功告訴我們的事
即使成功在短時間內讓波波黛莉成長到60萬粉絲,但黃晨皓說,「成功經驗很難複製!每個項目都要從0到1開始做,而且必須忘記你曾經成功過。」
經營社群最重要的是,「需要獲得一份天塌下來也能活著的技能」,如果哪天Facebook、Google+、YouTube、LINE等社群平台消失了,能生存下來的關鍵是讓使用者喜歡的內容。所以他們在不同平台上做不同的嘗試,讓每種平台上都會有自然流量,例如YouTube頻道,每天增加6至8萬自然觀看。他認為,成功,比的是誰犯最少的錯誤,而內容,無疑就是最好的廣告。
延伸閱讀
《公主派對》挖掘潛力商標品,行動電商更精準掌握廣告效益
原文出處
本文轉載自合作媒體數位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