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灣來自金融、電信、零售、網路業等各領域,至少已經有超過三十家業者投入行動支付市場,但根據統計,在8.5兆元的國民消費總額中,電子支付占比約26%,而行動支付則僅僅只有1%,還不到1000億元,其中,線下行動支付的占比更只占了2%,顯見市場還有非常大的進步空間。而從這次Yahoo奇摩針對台灣1000名消費者進行的線下支付習慣調查中,或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Yahoo奇摩的調查顯示,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的首選場景多與日常需求相關。
圖片來源:Yahoo奇摩
事實上,從Yahoo奇摩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到,消費者對線下行動支付的使用意願其實不低,達到60%,而且有超過三成民眾已經有過實際使用行動支付的經驗。特別是拉出25歲以下族群來看,有線下行動支付使用經驗的人更是超過五成。
但問題在於,高意願不一定能轉換成實際消費,同時,要如何讓線下行動支付的使用頻率與金額拉高,也是一個考驗。
那麼,消費者對行動支付究竟有什麼樣的期待?
除了信賴感,消費者還需要優惠與便利性當誘因
首先,根據調查,要吸引消費者使用行動支付,必須先從滿足日常生活需求開始。調查顯示,消費者想要使用行動支付場域前五名分別為:便利商店、餐廳、交通工具、超市、電影院;想要消費的項目前五名則是:交通費、餐飲費、停車費、日常用品、水電費。
而在選擇行動支付工具時,消費者最先考量的是,該服務是否是由可信賴的公司提供,其次則依序是:可用的折扣多、可用的店家多、我愛的店家有更多好的優惠、不需額外申請、知名度高/用戶多。
從消費者的反應看起來,除了必須先取得消費者的信賴感,能夠端出什麼樣的優惠,以及提供多大的便利性,也都是影響消費者是否採用行動支付的重要誘因。
台灣投入行動支付的業者雖多,但到目前為止似乎還沒出現能夠多方滿足消費者期待的業者,而這或許也是為什麼市場看似熱鬧,消費者卻普遍無感的原因。
延伸閱讀
進入行動支付的世代,認識行動支付4大優勢
原文出處
本文授權轉載自數位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