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ews100 | SmartM 電子商務X網路行銷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瘋直播前,先解決網路直播經濟的兩大難題

$
0
0
我們家太座某天晚上睡前盯著手機入迷,湊近一瞧原來她在看陶晶瑩的直播。我心血來潮問她怎麼會想看直播?她回答說,因為無聊,臉書最近太無聊了! 消遣無聊、打發時間,一直是各種媒體吸引消費者的地方。最典型的就是過去沙發前的那台電視機,陪許多無所事事的人度過了好多個夜晚。許多人一直猛滑臉書,其實也就只是在漫無目的地「閒晃」。 雖然至少從去年開始,直播就已經吸引大眾的目光(遊戲直播可能更早),但有人認為2016年才真的是直播元年,也相信未來直播只會更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不過中國奧運游泳選手傅園慧因直播而暴紅後,在直播平台上的言行卻也讓人反思直播的意義。 直播當然不只是一種「無聊經濟」,許多人更期待它與「網紅」結合後可能產生的龐大商機。前陣子,有中國第一網紅之稱的Papi醬,首次直播就吸引了八大平台的合作,並且創下全球2000萬人同步觀看的數據。 不過,除了無聊、打發時間,以及是一種「迷(粉絲)」現象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也就是直播的技術特性──來理解直播。 「真實」生活的吸引力 直播最重要的技術特性是:透過網路、視訊等資訊科技,它讓「在場」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就此意義來說,直播不是新東西,我們在電視上早就可以看到各種實況直播。 所以更精確地說,我們如今在談論的其實是個人化的、去中心化的直播形式。不同於傳統由電視台主導的直播,個人化的直播內容是由一般人、或至少看起來像是一般人所產製的(先不論其背後是否有團隊、組織在支援)。 我們大概可以用一道光譜來想像直播的不同類型。從一端是完全個人化的直播,例如任何人都可以透過臉書分享直播視訊;另一端則其實仍是由媒體業者產製的內容,只是透過直播平台播出,像是你可以在Livehouse.in、Youtube上看到各家新聞台的直播。而光譜中段則是有像是遊戲實況、活動紀實這種比較模糊的類型。 其中偏向業者產製的部份,因為內容跟過去電視上的節目相去無幾,一定程度上可以想像為就是電視的變體,或者反過來說是網路直播「再媒介」了電視。雖然再媒介的作用必然會帶來改變,但這暫且不是這篇文章討論的重點。 相較於業者產製的內容,越往個人化的直播走,就越凸顯出一些特殊之處。舉凡化妝、唱歌、聊天、吃飯都成了直播內容。南韓甚至有位「女神」光靠直播吃飯就曾月入千萬韓圜。而台灣也有個唐立淇,也靠直播吃飯、聊天成為網紅。 這些個人化直播內容吸引人之處,絕不單純在吃飯、聊天本身。從直播讓人「進入在場」的技術特性來看,這些看似平凡甚至乏味的內容之所以吸引人,有一部分的原因來自於一種「真實」的感受。 這所謂的「真實」指的不只是事物真假的判斷,而是情感距離上親近的本真感受。前者是一種理性的評判,後者則是一種感性的共鳴。前者需要的可能是某些證據或檢證的過程,但對於後者來說可能最重要的是一種無中介的直接經驗。 換言之,更直白一點地說,個人化直播吸引人之處就在於,它讓觀眾有一種進入了主播生活之中的感受。直播讓人「進入在場」的技術特性,讓無聊的、或甚至覺得孤單的人們,經驗了進入他人生活的真實感受。 過去社會學家在探討觀光現象時,曾提出類似的觀點。對於旅行者來說,觀光的意義許多時候也在試圖尋找一種真實,也就是「在地性」。例如,我們如今常會聽到「在地人的美食、景點」這種行銷手法,就是利用了人們對於「在地」、「正港」的渴望。如同觀光的旅行者,對於觀看直播的觀眾來說,真正的內容也許不是吃飯、聊天或唱歌本身,而是那種進入主播生活的本真感受與經驗。 但同時,矛盾的是,進行直播分享的主播,卻又像有時苦惱於推銷在地特色的業者,反而必須小心拿捏如何「演出」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說,雖然觀眾期待透過個人化的直播,看到主播「真實」生活的那一面。但對於真的想要吸引觀眾的主播來說,不太可能就只是呈現自己最平常的那一面。除去少數像傅園慧那樣天生就有獨特吸引力的案例,主播們必須在其看似平常的生活中,穿插地安排某些「驚奇」。否則,就算是中國第一網紅Papi醬,也會在直播中面臨巨大的挫敗。 截自YouTube papi醬-papi醬直播首秀 換言之,不同於由媒體業者產製的內容,個人化直播不是安排好、設計過、剪輯過的演出,但它也不能就只是那麼簡單開了直播,讓主播就像平常那樣在鏡頭前過生活。直播將觀眾帶進了「在場」,創造了一種曖昧的關係,他們既想要看到真實卻也期待驚奇,這讓主播們如何拿捏地「演出」自己,成了最關鍵的難題。 純粹同期性的時間架構 讓觀眾進入在場,是直播在空間向度上的技術特性,在時間向度上,直播的技術特性則有點類似日本資訊社會研究者濱野智史所謂的「純粹同期性」。 在《架構的生態系》一書中,濱野智史探討了網際網路發展至今,各種網路服務的出現所帶來的影響。他以「架構」這個概念,說明資訊科技的設計與建構如何支配人們的行為。換言之,你可以想像各種網路服務的相繼出現(從TCP/IP、WWW到Google、BBS、Facebook、Youtube等等)就像是網路世界的基礎建設。而人們行動的「規則」就悄悄地被置入其中。 濱野智史認為,我們可以在不同的網路服務當中,看到不同的「時間性」被架構出來。Twitter帶來的是他所謂的「選擇性同期」時間性。也就是用戶可能即時也可能非即時地進行交流互動。而所謂的「彈幕影片」則是創造出「類同期性」的效果。也就是用戶並非即時共同觀看,但因為「彈幕」而造成類似共同在場的感受。 而所謂的「純粹同期性」就是完全即時互動的在場狀態,就像線上即時聊天室那樣。不同於前兩種時間性,在純粹同期性的架構中,「共同在場」是互動發生、訊息傳播的必要條件。 直播的「架構」正是要求這種純粹同期的時間性。在主播分享直播視訊的當下,就必須吸引觀眾的參與。它不像Twitter或者Youtube視訊影片一樣,可以讓人等一下再看,也不像彈幕影片那樣,可以讓晚一點看的人有類似共同在場的感受。就像濱野智史說的,那種臨場的感受只有在場的人們可以共享。 這種純粹同期的時間架構,既是直播最可能最吸引人之處,卻也是其最大的隱憂。沒有什麼比一群人共同在場狂歡更具感染力、共鳴的事情,參與其中的人們很容易就能夠凝聚起一體感,並將此感受投注至主播身上。但是共同在場也意味著相當大的成本,特別是在這個被稱為「不斷分心」的年代中更是如此。 因此,直播的這種時間特性又讓其面臨第二個難題:如何讓觀眾即時進入在場。我們現在已經可以看到幾種應對的作法。一方面,有些平台將直播視訊轉成可重播的影片,讓人可以隨選觀看。不過,這嚴格來說已經不是「直播」。看重播的人也缺少了那種可以即時參與的共同感受。 另一方面,也有為了能夠讓觀眾知道何時進場,事先預告演出時間的安排。這樣做確實能夠保證觀眾即時進場,但越多的安排就顯得越不日常(越不真實),這一定程度上也會對直播本身的吸引力造成影響。 直播的未來? 從各大社群媒體紛紛投入直播來看,它應該有極大的發展潛力。但至少從上述兩個技術特性面向來看,直播──特別是個人化的直播──其實面臨不小的矛盾困境。 這不禁讓我想起當年視訊電話初登場時,也有不少人期待它將徹底改變「打電話」的意義。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才發現原來同樣將人在帶進「共同在場」的視訊電話,其實只適合最近(例如親人、情人)與最遠(例如會議)的關係。 現在說「個人直播+網紅」註定是泡沫經濟也許講得太早。但是一方面,上述的兩個矛盾難題必然是需要克服的關卡;另一方面,也許更該想的是──就如同視訊電話這個前車之鑑──我們是否走對了方向?   延伸閱讀 行動影音直播的商業模式與未來發展 原文出處 本文經作者曹家榮授權轉載,原文[曹家榮] 網路直播經濟的兩個難題,正式取得《數位時代》合作授權刊登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