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可置疑,電子商務是互聯網時代最為重要的應用模式,這個領域誕生了阿裡巴巴、亞馬遜、eBay等互聯網巨人,韓國也不例外,電商也如火如荼的迅速發展,但由於種種原因卻只能孤芳自賞,沒辦法發展成三星一樣的世界巨頭,小而美幾乎是他們的宿命,但隨著韓流文化在東亞的流行,海淘客們創造的風口有可能讓他們飛起來。
1996年,B2C模式的Interpark上線,代表韓國網上購物的正式開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後,韓國由於特殊的經濟結構演變成經濟危機,企業倒閉,失業率走高。韓國政府開始鼓勵公司和個人網上創業,展開電子商務,很多家庭主婦都開始建立個人網店,政府對網上商店在執照和稅收方面實行寬鬆管理,韓國電子商務的興起迎來熱潮。
2000年是韓國網上購物發展的重要節點,先是Gmarket從interpark獨立出來,接著是Gmarker,auction和11benga三分天下。目前韓國電子商務有以下4個比較大的分類:開放的市場平臺,比如,Gmarket,
11th street, Auction;社會化電子商務,如WMF, TMON, Coupon, G9, CJ
shopping;綜合性的購物中心,如Lotte.com, GSshop.com, new world shopping mall,
Emart mall, and CJ mall;購物搜索門戶,如Naver Knowledge
Shopping。Gmarket和auction是易趣控股的,而11th street則由韓國本土企業SK
telecom控股。目前開放市場平臺的前3大企業現在都開始了社會化電子商務業務,與社會化電子商務企業競爭。而大多數綜合性的購物中心都是被韓國大型的綜合性大企業經營著。
韓國的電商模式與其它國家不同,B2C、C2C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B2C和C2C。B2C被稱為Shopping
Mall,不做庫存而是與供應商簽約,消費者下單後再通知供應商送貨給平臺。C2C被稱為Open
Market,賣家絕大部分是企業,定價、庫存、發貨都由賣家自己掌握。此外,韓國所有的開放性的市場平臺都要收取商戶費用,通常要收取商戶大約12%的傭金,對於特殊的商品,比如特價商品則收取7%到10%的傭金。
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跨國巨頭在韓國的境況,和在中國一樣,ebay和
Groupon的自營網站在韓國市場都失敗了,他們轉而選擇收購韓國本土的電子商務企業去瞭解韓國市場,他們分別收購了Gmarket,auction,
和Ticket
monster,從而在開放市場平臺和社會化電子商務平臺方面佔有了很大的市場份額。而且他們很願意將韓國電子商務市場作為自己實驗新想法和商業概念的一個試驗台,因為韓國有著全球最高的網速,而且普及率是最高的。韓國有近80%的民眾上網,大約3/4的韓國人擁有智慧手機,而智慧手機主要的普及對象是處於18-24歲之間的年輕人,占比達到98%。
韓國電商近年來保持著持續的快速發展勢頭,據估計,2014 年韓國電子商務業務市場規模大約為 470 億美元。增長速度非常快,與
2013 年上半年相比,2014 年上半年的增長速度是 15.48%,為 210 億美元,過去三年間,韓國的電商市場規模每年都以
10% 甚至更高的速度持續增長著。
但韓國電商的發展本應更加迅猛,一些過時的政策限制了這種可能,其中最被詬病的就是電子證書強制使用制度,所有的買家如果想在韓國網購都需下載ActiveX控制項或公共證書。
這是韓國在1999年制定的《電子金融監督規定實施細則》規定的,電子支付金額超過30萬韓元(約人民幣1700元)必須使用電子證書,違反規定的金融機構會受到最長6個月的停業處罰,因韓國網上商城的支付程式過於繁雜,在韓的外國人甚至很多韓國人也傾向於使用
Amazon 和 eBay 等國外網站購物。僅 2013 年,韓國本地人在國外購物網站的消費額高達 1
萬億韓元,而在韓外國人在韓國購物網站的消費額僅有 2000 億韓元。
這個政策的問題是非常多的,比如運行電子證書必須下載數個防火牆安全控制項和 Active-X
外掛程式,只有微軟的Explorer流覽器支援此類外掛程式運行,使用Chrome、Firefox和Safari等其他流覽器的用戶則無法下載。
如果這個政策再不及時調整,我想這很可能讓韓國的電商錯過韓流所帶來的這波紅利。
策略缺乏本土化,網友直接在海外訂購
韓國電商企業在走出去方面與歐美等國家的企業是不能相提並論的,發展其實是滯後的,拿中國為例,大多數韓國企業進軍中國市場都是失敗了,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對中國市場的瞭解。中國的一些文化和制度跟韓國是有很大不同,更為關鍵的是,有很多企業根本不瞭解中國消費者想要什麼,缺乏本土化,大多數關鍵性的決定都是韓國的企業領導制定的,此外,定價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價格太貴使得商品缺乏競爭力。
韓國電商的跨國路目前來看比較有機會的是引進來,隨著韓劇的風靡,韓國流行服飾和時尚生活用品吸引著中國日本等國家海淘族們的眼球,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不滿足于「同款」、「海外代購」等傳統形式,開始探索直接在韓國網上商城購買「正品」。有資料顯示僅
2013 年上半年,中國海淘族在韓國的消費額就增長 160%。
以 Gmarket
為例,據其負責人介紹,最受歡迎的是服飾、化妝品、韓流周邊產品和母嬰用品等,其中服飾最受青睞,占到海淘銷售的六成以上,以中國客戶訂購一件連衣裙為例,價格為3萬多韓元,約合人民幣不到兩百元,海淘客戶只需要支付70元人民幣的國際運費,而在中國購買同樣款式的連衣裙價格則需要貴上一百多元,2013年1到8月份,又有2萬多海淘族成為這家網站的會員,目前中中國地和港澳地區的訂貨數量,已經達到該網站海外銷量的30%~40%。
電子認證太麻煩,韓國簡化認證程序
上文說到的電子證書制度是一個非常大的阻礙,消費者在網上商城註冊需要進行實名認證,認證管道有手機短信認證、身份證號碼認證、IPIN
(Internet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互聯網上的身份識別號碼)
認證和外國人登陸證(由韓國法務部頒發)認證等。為獲得電子證書,使用者需要到當地的銀行辦理中國儲蓄卡,並通過網上認證系統輸入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碼和當地銀行的儲蓄卡帳號完成安全認證。外國人不具備上述資訊,只能親自到各個行政機關完成身份驗證方可獲得電子證書。
可喜的是,韓國的相關部門目前正在研究改變這個政策,使國外買家不用下載控制項 (active X)
或電子證書也可以登陸韓國網站購買商品,僅需輸入國際通用信用卡卡號。去年國慶前夕,Gmarket就專門為中國海淘客開設了中文視窗,還簡化了註冊程式,省去了註冊時所需要的實名認證,中國消費者只需要填寫自己的基本資訊就能在兩分鐘內輕鬆完成註冊,海淘客戶選好商品後可以直接使用銀聯卡以人民幣結算,訂購商品會在十個工作日內通過EMS直接送到消費者手中。
為了吸引國外消費者,韓國的各個相關機構都在行動起來,比如在售後保障方面,韓國消費者保護院已經明確表示,中國消費者在收到商品後若發現與所購商品不同或已破損,都可以依據韓國消費者保護法在7天內要求全額退款或換貨,如果賣方不配合,中國消費者可以直接用中文電話直接聯繫該院尋求幫助。
除了韓國企業和機構的這些努力之外,我想要讓中國之外的消費者真正買到物美價廉的韓國時尚商品,最好的辦法應該是韓國的商品通過更好的管道直接走到消費者所在國,還是要大膽的走出去,所以幫5買正在試圖做這樣的嘗試,籌備建立韓國城,協助韓國企業更好地進入中國市場。
延伸閱讀:娛樂業也做電商!YG娛樂擁抱網社群、打造偶像
原文出處:億邦動力網
* SmartM 與億邦動力網為文章交換連結之合作夥伴
嚴禁抄襲,若欲轉載,敬請註明出處「SmartM」並附上原文連結。
歡迎各大媒體交換文章連結。
圖片來源:主圖、縮圖: http://photopin.com/search
加入SmartM粉絲團,更多電商訊息等你關注 https://www.facebook.com/smart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