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成熟電子商務市場,電商產業天生就應該具備跨境的基因,這也是當前台灣電商業者最關心的電商議題之一,另外電子商務與數位行銷的關係密不可分,而數據蒐集、分析對電商決策更扮演關鍵性的因素。
以人工智慧處理資料角度解密電商環境
Appier營運長李婉菱分享Appier團隊在全世界11個國家以人工智慧分析蒐集的消費者跨螢經驗,她分享亞洲市場邁入跨螢世代,擁有3台以上裝置的消費者數量不斷增加,裝置量上升也代表更複雜的消費行為,但是消費者即使多了一台手機或平板,卻也沒有淘汰PC 跟電視,每個裝置的使用目的都不盡相同,所以電商企業主的行銷決策,的確要把行動裝置擺在第一,卻不是唯一。在規劃導流量與思考行銷策略時,必須同時去思考每個螢幕(包括手機、平板與PC)的重要性。
李婉菱也表示,亞洲各個市場、地區都展現了極為不同的網購行為差異,舉例來說,大多數的日本消費者會透過行動裝置於網站下單,與大多數亞洲消費者仍習慣用PC網購下單的行為完全相反。此外,雖然大部分網站的不重複使用者在週間是來自於PC,但在週末時,從智慧型手機所帶來的網站瀏覽量卻大幅超越PC。
面對正在崛起的「亞太」市場,台灣電商能有什麼優勢?
「亞太」市場經常被劃為單一市場,其實其實組成的國家和地區,對於消費人口、網路使用習慣、電商發展程度相當分歧。微軟大中華區營運暨行銷事業群總經理康容就分享,台灣電商業者面對亞太地區相當複雜分期地的各個市場,有一項這項優勢就是靠著以前外銷製造業累積的經驗,如果能夠轉化製造經驗,切入服務電商市場多樣少量的需求,為特定利基市場的客戶設計服務或產。
京東雲資料雲研發總經理楊光信也點出,看台灣產業基本面,如電子產業和農產品在市場具有競爭性的產品不餘匱乏,如果想要突破地域上的限制接觸到更多用戶,首先不一定要全方位的解決客戶所有的問題,反而是要滿足客戶定製化、更深層次的需求,用垂直服務滿足客戶在特定痛點上的需要。
Appier營運長李婉菱則是從三個方向建議台灣的電商企業把握自身的優勢;一、 過去的製造產業形成完整的上下游產業鏈,所以要開發持續進步的產品。二、台灣於亞洲的地理位置和國土大小,都決定了企業一定要向外發展,許多企業從開張的第一天就想著國外市場,正因如此,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度高,能夠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因為文化帶來的市場差異性。
在相對飽和進步的電商市場,台灣業者的機會在於高附加價值的電商產業
以中國這樣進步的電商市場為例,有包山包海的綜合型電商平台,如「京東」、「淘寶」,做垂直電商的「唯品會」,或是地區性用戶比較多的「一號店」,當台灣的電商業者要進入這樣飽和的電商市場,京東雲資料雲研發總經理楊光信以運營的角度來看,台灣電商切入的角度必須以高附加值的服務為主,例如中國近幾年風行傳統品牌進入互聯網產業,台灣在製造的管理、經驗,如果能有系統性的包裝成為一套服務輸出中國,應該很有機會。
進入新市場,數據分析有其重要性。台灣的中小企業對於數據蒐集、分析應用較陌生,中小企業會本能地懷疑使否能夠負擔數據分析的成本,但是現行市場上的數據分析門檻已經降得很低,也有不同品牌的分析系統,企業其實最應該深思的問題是,希望蒐集什麼樣的數據,為客戶解決什麼問題。
延伸閱讀
消費者跨螢旅程複雜,跨螢幕行銷的3大策略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