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智慧型手機問世的那天起,因為這個3C產品所帶來的便利,人的的生活中各個層面都不斷的演進中:我們不再看電視,而是用手機下載節目內容隨時隨地觀看,比起上街去壓馬路,我們更下意識用手機上網瀏覽購物網站貨比三家,甚至直接下單購買。
無現金付款模式在亞洲完程度高
截至2016今日為止,從以往使用實體貨幣作為付款模式,到替代現金使用信用卡,都在實驗進化到另一種新的交易模式,結合智慧型手機的「無現金付款」,即使出門在外,有手機即帶錢包,最被台灣人熟知的便是「支付寶」、「微信支付」,只要在結帳時出示自己帳號的QR Code,店家經過掃描便完成付款,不再出現掏鈔票、掏硬幣還要找錢的場景,只須智慧型裝置,交易便可快速完成。
未來支付的重點在於,商家該如何將交易模式結合智慧型裝置,給予消費者最便利的購物模式,讓消費者有「一機在手,四方皆通」之感。其中,亞洲在智慧型裝置付款這方面發展得比歐美地區快速許多;2016年結算至今,估計無現金交易模式帶來的營收為2300億美金,其中有一半的金額是亞洲貢獻,截至2017年,預估營收會上看7000億美金,值得留心的是,亞洲會成為智慧型裝置付款世界的龍頭,最大原因在於亞洲地區擁有世界最高的智慧型裝置使用率。
新加坡領先行動裝置付款率
以新加玻為例,新加坡為全東南亞地區網路覆蓋率最高國家,銀行業發達和智慧型裝置使用率最高,行動裝置付款(Mobile Payment)正發展快速並且潛力無窮。在2013到2016短短的三年間,行動付款模式使用率大幅上升42%,預料是下個信用卡消失的市場。雖然目前在新加玻使用智慧型裝置付款時,仍需要求消費者輸入銀行帳戶密碼,但在將來銀行會引進只需掃描驗證的交易系統,以新加玻當前支付科技的發展和政府施政效率,這光景指日可待。
日本已經熟悉無現金模式,但外國支付系統進軍市場門檻高
另一亞洲龍頭日本,對於無現金交易早已不陌生。早在十幾年前,Sony便創建了FeliCa,最一開始只是一張相似悠遊卡功能的卡,可以搭地鐵、在特約商店消費,之後Sony、東芝和瑞卡一起研發FeliCa晶片,讓消費者可以用手機取代卡片,並且以0.1秒快速完成交易著稱,非常符合快步調日本的需求。好消息是,對於想進軍日本市場的商家,日本消費者已經對此消費型態非常熟悉,不需特別宣導便可獲得極大收益,但對於想分食日本這塊消費大餅的其他業者如Android Pay、Apple Pay就不那麼樂觀,抑或跟Sony合作進軍市場,或提供現今FeliCa沒有的服務,不然要打進無現金交易已高度開化的日本,實有難度。
三星憑手機市占率為Samsung Pay帶來用戶
最後,亞洲區當然不忘緊追在後的南韓。不難想見,在南韓智慧型裝置付款的業界大老便是Samsung。即便Samsung在2015年才推出了Samsung Pay,晚了Kakao Pay和Naver Pay(分別為南韓最大通訊軟體和最大搜尋引擎)一大截,但憑藉著Samsung產品在南韓有近乎50%的使用率,Samsung Pay一問市,便受到廣大迴響,據統計,Samsung Pay在南韓已有3百萬用戶,並在2016年3月,平均每個用戶使用了該軟體41次。如此龐大用量原因不外乎,人們熱愛用手機解決大小事,當去到餐廳吃飯結帳時、或是在超市買衛生紙時,掏出手機就是比拿現金要找零、或是刷卡要簽單容易又快,如此的便利性便是吸引用戶的最大原因。
現在商家須加緊腳步,未來消費者定會更傾向於使用手機或其他智慧型裝置付款,而同時,這些研發智慧裝置付款的公司也必須考量到是否能讓裝置在未開機的情況下使用支付功能,還有使用者個人隱私的保護。以亞洲為首,用手機搭公車、電影院結帳等情境,就在不遠處。
延伸閱讀
雅虎「超好付」vs PChome「Pi」,兩大電商龍頭布局行動支付
參考資料
Retail News 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