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傳統廣告的吸引力對於年輕世代來說影響力逐漸下降,品牌主在思考把雞蛋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時,不如嘗試把資源放置的管道多元化;長期被忽視的熟齡市場正慢慢浮現在行銷人的眼前。根據統計,至民國一百一十五年,全台60歲以上人口將突破總人口數的20%,表示每5名台灣人中,就有1人年齡介於50~64歲之間,而這個族群被稱為「熟齡族」,許多人已經從工作崗位退休,在金錢方面控制力足夠,時間方面充裕,同時也比年輕世代富裕很多,比更老的銀髮族還敢買,是目前市場上最有潛在購買力的一群。
熟齡市場並非一個利基市場,而是早已成熟的大型市場,但是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也是為什麼熟齡市場會是品牌行銷日後競爭的關鍵決勝點。熟齡人行銷的關鍵,在於讓他們感受到工作之餘也需要注意生活細節;舉例來說,注重個人生活而非工作優先,保持年輕時感受,品味是感受生活的方式,就算退休也保有活力,實際且真實的感覺…熟齡人需要的產品實際層面遠比花俏的包裝來的重要,行銷應該著力在提供解決方案和優化生活細節,在這個脈絡下,電商經營者不可不去注意。
1.為什麼該掌握「成年人」市場
熟齡市場有那麼值得被期待嗎?根據行銷研究指出,將近70%的國民總收入來自成熟齡族群,除此之外,熟齡族群娛樂消費力也在逐年上升,相比於1990年成長了將近10%。從統計數據來看,熟齡人的確在生產力和花費上有很大的提升,不僅收入增加,投資在非必要產品和興趣上的花費和時間也逐年成長,不難想像未來的市場的利潤會有一大部分來自於這個年齡層。
成年人熱愛把生活想法傳達給別人,在社群上可以經常看到推薦某產品,反對或贊同某議題,分享評論性文章;反觀年輕世代,因為接觸網路媒體的時機較早,曾經活躍的社群文化如今有著一股限縮的潮流,許多人因為社群公開和失去隱私感到不安定且不信任,讓品牌主耗盡心思找出對應的決策。
2.打破刻板印象
一般人對於成年人的刻板印象不外乎「不熟悉科技產品」,「科技產品使用行為大多是晚輩教會的」,這只猜對了一部分。Limelight Networks’的年度消費者使用報告指出,成年人佔了科技產品市場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51%的成年人每天花上15小時以上在科技產品;另一方面,在產品比價管道上,網路平台的資訊搜尋和評論成為了最大宗的比價模式。
根據資策會調查,台灣國內55歲以上熟齡族中,超過六成符合滑世代定義,其中八成天天滑智慧型手機的App。最受熟齡族歡迎的App則是Facebook及Line,熟齡使用者普遍認為,Line多樣的貼圖可以傳達關心給親友,而Facebook則提供彼此連結的機會;這些刻板印象的打破,能夠讓品牌更加了解熟齡族群的需求以及對科技的使用情形,幫助品牌有效推展商品和服務。
3.該如何吸引「這群人」
問題來了,品牌主該如何吸引這些成年人的廣大客群?在成年人逐漸活躍於社群的前提下,如何透過「整合」的手法傳遞行銷價值是關鍵,每個環節都是一個接觸點。以下簡單整理成3點「應該注意」的懶人包
成年人市場並非一體成形,不同年齡還是需要進行市場區隔
避免利用過度輕浮,不成熟的用語在行銷產品,以實際的解決方案作為產品訴求
消費者經驗仍然非常重要,行銷的過程隨時調整並且需要定期追蹤
延伸閱讀
「他們重新得到人生掌控權」,打破迷思面對45歲以上消費者商機
參考資料
Entreprene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