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搞清楚一點:機器人並非注定要搶走所有的工作飯碗,除非我們讓它們這麼做;若我們不在人力、教育和創業等領域上加速創新,若我們不重新想像從初等教育、工作到終身學習這整條輸送帶,才會發生機器人搶走所有工作飯碗的情境。
自1990年代初期開始,柯林頓總統及其繼任者,全都向美國人民說相同的老話:如果你努力工作、循規蹈矩,就能預期美國的體制將會提供你像樣的中產階級生活,你的孩子也會有機會過更好的生活。這些話確實曾經千真萬確過,只要上工,有平均水準的表現,好好地把工作做好,安分守己,人生就能一帆風順。哎,向這一切揮別吧。
中等技能的高薪工作,如今走上了相同於柯達軟片的式微之路。在加速時代,動物園裡已經逐漸沒有這種動物了。高薪資、高技能的工作仍然存在,中等薪資、中等技能的工作也還存在,但中等技能的高薪工作已經不復存在。
僅只「普通」,不再有絢麗舞台可以發揮。我當年從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工作;我女兒卻必須「創造」自己的工作。我上大學學習終身技能,後來終身學習對我來說,變成了一種愛好;我女兒上大學學習,是為了學習獲得第一份工作的技能,至於終身學習對她們來說,是之後每份工作的必要條件。如今,美國夢已然是趟旅程,而非一個固定的終點,美國夢感覺愈來愈像是在一道下行的電扶梯上往上走。你可以試試看,我們在孩提時都曾做過這件事,你必須走得比電扶梯還快,才能夠趕得上。這意味的是,你必須更加努力,經常改造自己,取得至少某種形式的高等教育,而且勢必得投入終身學習,奉行全新法則,但也要改造其中的一些法則,這樣才可能躋身中產階級。
想在現今的職場上成功,就得像LinkedIn(領英)的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說的:投資於「自創」(the start-up of you),人生是永遠的測試版。沒有一個美國政治人物會告訴你這件事,但每個老闆都會告訴你這件事:你不能只是現身工作,你需要一套成功計畫。
和加速時代的其他任何事物一樣,為了取得並保住一份工作飯碗,你需要維持動態穩定,必須持續不停地踩著踏板或划槳前進。線上互動式程式設計學習平台Codecademy的共同創辦人札克‧西姆斯(Zach Sims)認為:「你現在必須懂得更多,也必須更常更新自己懂的東西,用你懂的東西發揮更多創意」,而非只是做一些例行性的工作。
網際網路在1990年代中期開始興盛後的十多年間,很多人悲嘆「數位落差」(digital divide)現象――紐約市有網際網路,紐約上州沒有;美國有網際網路,墨西哥沒有;南非有網際網路,西非尼日沒有。這個問題很要緊,因為它限制了你能夠學到什麼,你能夠如何、在何處做生意,以及你能夠和誰通力合作。但在未來十年,數位落差將大致消失,帕羅奧圖未來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Future)的執行總監瑪莉娜‧高爾碧思(Marina Gorbis)說,當這天到來時,將只剩下一項關鍵落差,那就是「動機落差」(motivational divide)。未來將屬於那些能夠自我激勵、能夠善用超新星帶來的所有免費及便宜工具和全球流動的人。
如今中產階級職業,同時被拉往四個方向
每一個中產階級職業,如今被同時拉往四個方向。如果想要訓練人們在這樣的世界中成功,就必須重新思考每一個方向,了解需要哪些新技能或態度,才能夠找到工作、保住工作,並在工作中進步、成長。
首先,中產階級職業被「向上提升」(pulled up)得更迅速,需要更多的知識與教育,才能夠有成功的表現。為了爭取這些工作機會,你需要更多的3R――讀(reading)、寫(writing)、算術(arithmetic),以及更多的4C――創造力(creativity)、協作(collaboration)、溝通(communication)和程式設計(coding)。
來看看2014年4月22日《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
紐約上州的牧場,正在上演著一樁怪事,那裡的母牛竟然自行擠奶。
在迫切需要可靠勞工、又受到價格上漲的刺激下,紐約州各地的乳牛場經營業者,正邁向產乳的美好新世界:擠奶機器人…… 機器人讓母牛自行安排時間,每天排隊進行五、六次的自動化擠奶,讓長久以來酪農在黎明前和傍晚擠奶的生活模式變成過去式。
母牛脖子上掛的感應器,讓牠們獲得個別化的服務。雷射掃描並繪出牠們的下腹部,電腦繪出每頭母牛的「擠奶速度」,這是每天二十四小時作業中的要素。
機器人會監測產乳的量與質、母牛走向機器擠奶的頻率、每頭母牛吃了多少,甚至還會監測每頭母牛每天走動了多少步,這可以顯示牠在何時發情。
未來,成功的酪農業者,可能也必須是個機敏的資料判讀者暨資料分析員。
其次,每一種工作也被「分裂」(pulled apart)得更迅速。舉例而言,乳牛擠奶人這項工作的內容,可能變得非常多元化且分散。這項工作的高技能部分可能向上提升――你必須學會電腦演算法、變成了解母牛解剖學的獸醫,或是變成能夠分析一頭母牛行為的大數據科學家。在此同時,這項工作的較低技能部分――將乳牛趕進和趕出擠奶棚、清理糞便等,可能被「向下拆解」(pulled down),交給用最低工資雇用的任何人,很可能很快就會交給機器人。這是職場的大趨勢:每份工作需要技能的部分,將會需要更進階的技能,市場也會對這些技能支付更高的報酬,至於重複性質、更容易被自動化的例行性工作內容,則將交給領取最低工資者或機器人執行。
在此同時,每份工作也被「撤出」(pulled out)得更迅速。現在,有更多機器、機器人,以及印度和中國的工作者,一起競爭整份工作或更多的工作內容。這導致工作者必須更加自我激勵、努力不懈、堅毅地學習新技能或社交情緒技巧,透過終身學習,使自己比機器人、印度人、中國人及其他任何有技能的外國人領先一步。
最後,如同前述,每份工作也被「向下拆解」得更迅速,不但更容易被拆解、外包出去,過時的速度也會更快速。這導致需要在每一個層面,展現出更多的創業家思維:持續尋找新利基、新機會,以開創可以賺錢和創造就業的事物。 所以,最起碼,我們必須改革教育體制,增加這些必要技能及特質的培育,加強讀、寫、程式設計及數學基礎,提升創造力、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溝通力及協作能力,同時培養恆毅力、自我激勵及終身學習的習慣,並致力於促進在每個層面上的創業精神和即興力。(本文摘錄自《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第八章,天下文化出版)
作者湯馬斯・佛里曼專訪影片
書籍介紹
書名:謝謝你遲到了,一個樂觀主義者在加速時代的繁榮指引
作者:湯馬斯・佛里曼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7年1月
湯馬斯・佛里曼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他在《紐約時報》的專欄文章,同步在全球超過七百多個媒體上刊登。三座普立茲獎得主,如今為普立茲獎終身評審。學識淵博並且洞悉國際情勢,獲得五間美國大學榮譽博士。著有《世界是平的》、《世界又熱又平又擠》、《我們曾經輝煌》等暢銷書。
延伸閱讀
貝佐斯如何把亞馬遜,打造成員工共同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