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News100 | SmartM 電子商務X網路行銷學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3個Instagram行銷案例,抓住千禧世代的眼球

$
0
0
【SmartM解讀】Instagram瞄準千禧世代愛拍照愛分享的特性,讓他們不斷重複拍照上傳至社交平台。Sonic的Instagram活動期間,除了獲得超過2萬6000個「Like」、接近1000則評論,活動結束後,Sonic的帳號追蹤人數增加了1萬1000人。 出生於1981~2000年的網路原生代,隨著網路興盛而成長,對網路的依賴大於傳統媒體;而網路也隨著這群人的特質有不同的發展,兩著相互依存,也彼此成就。 打字而非寫字的網路原生世代 對這群網路原生代而言,網路世界與實際生活的場域相互交雜,虛擬與現實的分界相對模糊。如何在網路世界與這群人溝通,使他們願意消費自然成為當今消費社會的顯學,也是所有行銷人在意的重點。 不只要差異,更要獨特,精心打造自我生活樣貌 根據東方線上2016 E-ICP調查,網路原生代對理想的生活形象有自己的想像與期待,因此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事一物打造,並實現獨特的自我風格。 從資料中所呈現樣態,不難發現網路原生代的生活型態輪廓:在自我造型的打造上,他們在日常中多方蒐集資訊吸收新資訊,從中汲取自我打扮的靈感與技巧;甚至,不止參考,他們也積極身體力行。 網路原生代要美,更要表現自己的獨特風格,因此他們盡量不跟別人穿一樣的衣服或使用相同的配件飾品,即便是「撞衫」,也要能有自己的特色! 除了穿搭造型具個人風格外,他們對日常生活也有自己的理想樣貌,也用心經營。相較於全體,他們願意多花一點錢購買維持生活質感與品味的產品,也偏好使用具獨特設感的用品。他們願意多花一點心思,花一點錢,將自己身處的環境布置成理想的舞台,在其中展現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與品味。 整個城市就是我的伸展台,社群平台就是我個人專屬GQ/ELLE 所有評判皆以個人視覺感受為主;視覺,是本能的主要驅動力。從上述可發現:網路原生代在造型穿搭與質感生活的經營上,皆以視覺成像表達,再以個人視覺的主觀感受作為判定的標準。 筆者曾訪談同屬網路原生代的朋友,其中一位便認為生活就是一場視覺展演的時裝秀,個人生活的場域就是走秀的舞台。只要出門就精心打扮,拍下自己的穿搭後加上#ootd (Outfit Of The Day) 上傳到自己的社群頁面。 然而舞台的選擇上,終究局限於現實所處的工作生活場域;但在社群網站上,少了地理性、時間性的限制,每個人都可以自由拼貼、經營打造各自獨特的wonderland。 對網路原聲帶而言,圖像比文字吸引也更能溝通 網路原生代注重圖像、視覺化的構通,講求線條的表現,對於色彩敏感度高。因此,重視整體視覺的比例,利用影像來與網路原生代溝通可能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從另一層面思考,相較於文字,直覺式的視覺刺激更符合這個世代的本能驅動與反應,網路原生代的第一眼視覺接觸往往直接反應喜好與否。 網路原聲帶,在社群網站上較全體有更高的黏著度,也有更強的活躍性 在社群網站的行為表現上,有75.1%的網路原生代在瀏覽他人社群網站的頻率一天超過一次,其中近兩成高達每天四次以上,這樣的數字較全體在社群平台上都有更高的黏著度;若以更新與發文的頻率來看,網路原生代一周發文一次以上的占比達72.7%,而全體民眾一周發文一次以上的比例僅有65.8%,以社群活躍度來看,網路原生代在社群上也積極發布個人的訊息。 抓住千禧世代的眼球:去他們出沒的地方,釋放他們可求的訊息/素材 從E-ICP最新的調查中發現,除了FB(98.3%)與Line(55.2%)動態之外,Instagram(23.6%) 同為千禧世代最常使用的社群平台前3名。 綜合前述,面對網路原生代對於網路的依賴,網路也隨著的他們的使用習慣與特質發展。Instagram便是瞄準千禧世代愛拍照愛分享的特性,讓他們不斷重複「拍照(#)上傳」的社交平台。針對品牌在Instagram上的行銷操作,台灣市場仍屬發展階段,國外已行之有年,相較之下累積豐富的案例。以下將分享三個有趣的Instagram操作案例,供台灣行銷人參考: Sonic #squareshakes :方形奶昔 美國速食品牌Sonic 針對2016年4月上市的新口味奶昔,結合洛杉磯當地的音樂節,於Instagram平台上推出由名人廚師製作的限量版由玻璃透明杯裝的方形奶昔,消費者可以透過Instagram廣告上的「立即購買」按鍵購買, 下訂後的產品會於音樂節當天送到顧客手上。 Sonic的Instagram活動成功提高新產品的知名度,更為品牌的Instagram帳號增加不少粉絲人數:活動期間除了獲得超過2萬6000個「Like」以及接近1000則評論,活動結束後,Sonic的帳號追蹤人數上升至12萬9000,增加了1萬1000人。 Sonic利用正方形的版面作為創意發想的源頭,將新產品變成Instagram上美麗的圖片,加上有名人與節慶的加持,成為千禧世代樂於在社群中傳播的內容。 眼見不足為憑:法國Addict Aide的虛擬網紅騙局 法國Addict Aide組織致力於倡導戒癮(煙癮、酒癮、藥癮……等),期望提升年輕人對酒精成癮症狀的敏感度與認知,於是在Instagram上創造虛擬帳號,Louise Delage,每天以流行時尚部落客為範本上傳3張照片,短短2個月內獲得了4萬4000名網友的追蹤和超過5萬個LIKE。 最後,Addict Aide以影片揭露騙局:25歲的Louise Delage其實只是一個虛擬人物。他們成功地讓大眾意識到:大家只看到一位過著時尚生活的網紅,卻沒發現每張照片中的Louise都拿著一杯酒,可見成癮有多容易被忽略。影片露出後,在社群媒體間引發了50萬的瀏覽人次、140篇與活動相關的文章。而Addict Aide的網站流量在影片公佈後的一小時內提高了50多倍。 若論及此活動在後續效應的維持度確實有待商榷,但Addict Aide利用千禧世代在Instagram上的高黏著度以及追蹤網紅的行為,釋放大量誘因(含酒的網紅時尚照),確實成功吸引網路原生代族群的注意,傳遞了酒癮敏感度的概念。 Daniel Wellington:Instagram集體創作 來自瑞典的手錶品牌Daniel Wellington(以下簡稱DW),持續與網友共同創作。他們鼓勵用自己的DW錶拍成好看具質感的照片後加上 #danielwellington上傳到Instagram,便有機會被DW轉發在官方的Instagram頁面。這些累積的照片成為DW二次使用的傳播素材。除了官方的商品目錄外,DW將網友投稿的照片集結成另一種型錄,照片點開後會呈現對應的商品以及「了解更多」的按鈕,同時也可從頁面連結該網友的Instagram頁面。 DW利用網路原生代追求造美好生活質感的需求,鼓勵他們用售出的產品拍出美麗的圖片,不但成為個人社群網站上的素材,同時回饋品牌,讓過去單向傳播的型錄,轉變消費者與品牌的共同創作。 利用網路原生代的特質與平台特質的相輔相成,借力使力,創造雙贏 從上述3個分享的案例中,我們也許可以反思,如何抓住台灣網路原生代的目光,筆者初步歸納出以下於Instagram平台操作時可掌握的要點:   1.用圖說話:以視覺性為主要溝通形式以利傳散   2.品牌在其中有所表現:將品牌或產品做為視覺中的必要元素,同時讓圖片氛圍與品牌調性一致   3.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適時利用UGC,讓千禧世代共同創作提升品牌參與度,強化與品牌的連結,同時滿足千禧世代在社群中展現獨特自我的渴望   由此,在他們的平台與他們溝通,使品牌與消費者雙方皆能從中獲得實際與心理層面的滿足。     延伸閱讀 零售商的煩惱:賣給千禧世代後,怎麼吸引Z世代? 原文出處 東方線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27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