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解讀】Google想要繼續在網路世界稱霸,那就勢必要跳脫出太過擁擠的數位廣告市場,傾注心力在雲端以及人工智慧學習上。
在搜尋引擎這個領域,Google沒有對手,以此衍生出來的網路廣告市場,鞏固了Google的發展與成長,去年更擠下蘋果躍升為最有價值的品牌,未來在下一回合的科技競爭中,能靠什麼持續茁壯?在眾多的實驗與嘗試中,最有機會脫穎而出的又是什麼?
19年前Google誕生的時候,是一家搜尋引擎公司;而從營收組成來看,現在,Google無疑是一家數位廣告公司;但未來,你可能會稱Google是一家雲端公司。
成為一家雲端公司的意思是,如果以Google在2016年的總營收將近900億美元(約2.8兆元新台幣)為基準,雲端的收入至少要超過450億美元,而如今雲端對Google的直接貢獻恐怕還不到百億美元。更別忘了,數位廣告市場還在持續成長,要成為一家「雲端公司」的界線絕對不會只停留在這個數字。
懸殊的比例正是為什麼2015年當Google技術基礎架構資深副總裁霍爾澤(Urs
Hölzle)說:「到了2020年,Google將會成為一家雲端公司。」時,與其說市場感到震撼,不如說有更多的懷疑。
不過在討論Google如何成為一家雲端公司之前,要先回答的或許是,為什麼Google需要下一個成長動能?又為什麼能接替數位廣告撐起一家市值6千億美元公司的關鍵,是在全球雲端市場占有率仍遠落後於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的Google雲端?
[IMG::11645,624,786::IMG]
從最新的財報表現來看,即便營收規模已經達到900億美元,Google還是交出了逾二成年成長的成績單,而且傳統廣告預算仍持續在往數位移轉,顯然數位廣告市場的成長還沒有到達天花板。Google何苦杞人憂天?
不過當一家公司的營收基期愈高、成長自然會愈困難,更別提Google身後還有Facebook、Snapchat等追兵前仆後繼而來,統統都瞄準了廣告市場,逼得Google不得不提前作好準備。而放眼Google這些上天下地,從無人車到機器人的眾多投資中,成熟度最高、市場潛力最大,同時也最有機會在短時間內追上廣告市場規模的,唯有雲端。
當然,雲端又是另一塊競爭激烈的領域,而且Google縱有一身好功夫,企業市場之於Google卻是相當陌生的。不過有關這個問題,在虛擬化龍頭VMware創辦人,同時也是Google董事會成員格林(Diane
Greene)於2015年底出任Google雲端負責人後,已經帶來轉變。
這一年多來,她大動作進行Google雲端部門組織重整,包括將Google
Apps改名為G Suite、做Google Cloud品牌再造,以及引進更多外部人士,如找來前凱撒娛樂集團商務長蕭卡特(Tariq
Shaukat)出任Google雲端客戶總裁、前Cloud Foundry執行長拉姆齊(Sam
Ramji)擔任Google雲端平台產品副總,以及邀請史丹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史丹佛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李飛飛擔任Google雲端人工智慧暨機器學習首席科學家等。
還有在過去幾個季度裡,Google大舉徵才數千人,主要也都是為了部署雲端客戶支援服務,包括現在在台灣也已經有Google雲端在地服務團隊的編制。「過去12個月來,我們在這件事上投入了雙倍力氣。」蕭卡特驕傲地說:「當我們這樣做之後,確實開始贏得更多客戶。」
事實上,在Google Cloud
Next雲端大會上便可看到,如今能端上檯面的成功案例已經不再只有Spotify或Snapchat這些科技新創,而是有來自更多不同領域的大型企業客戶,如匯豐銀行、高露潔、威訊(Verizon)、家得寶(Home
Depot)等。這些企業案例開始讓更多人相信,Google不只對企業市場是認真的,而且還是可以做到的。
然而,身為一個市場後進者,光是補不足還不夠,更需要有能攻城掠地的殺手級武器。而對Google來說,那個武器叫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Google雲端應用副總裁拉格哈文(Prabhakar
Raghavan)說:「當資料上雲端,就是展現Google機器學習魔術的時候了。」
毫無疑問,這又是另一個百家爭鳴的場域。論資歷,IBM和微軟都是大前輩,但Google在用戶數、數據量的掌握上具有優勢,同時Google內部更是高手雲集,包括大家熟知的AlphaGo開發團隊Deep
Mind;還有Google X中,少數有能力帶來營收獲利貢獻的機器學習團隊Google Brain;以及由機器學習專家李飛飛帶領的
Google雲端人工智慧暨機器學習團隊 。
而如果是要和雲端龍頭亞馬遜比拚人工智慧,Google的優勢可能還會更明顯。雖然亞馬遜也有相當成功的語音助理Alexa,但那終究只是一個面對消費者的前端人工智慧語音應用,如果就整體布局的完整度和技術實力來看,在語音、影像機器學習等多個領域都有涉獵,並同時擁有前端如Google
Home、Google Assistant,後端則是有TensorFlow等工具和技術來看,相信Google是位居上風的。
而從李飛飛在Google Cloud Next發表雲端影音智慧應用程式介面(Cloud
Video Intelligence
API)獲得熱烈的市場反應就不難想像,機器學習與雲端的結合,勢必會成為吸引企業使用Google雲端的一大誘因。
未來十年,Google能不能繼續在網路世界稱王,就看這場魔術夠不夠精彩了。
下一個十年的布局
策略1:雲端
過去Google的雲端發展都是扮演內部基礎建設的角色,支撐其所有服務的運營。現在Google要把自己的雲端技術變成服務客戶的產品,也將是Google未來的重要支柱。
策略2:人工智慧/機器學習
三個主要團隊為Google Brain、Deep
Mind、Google雲端人工智慧暨機器學習團隊。不論是廣告、智能終端或自駕車發展,都需要AI協助,也預期將成為雲端業務發展的關鍵武器。
Google
成立時間:1998年
核心人物:創辦人賴利.佩吉(Larry Page)、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
延伸閱讀
對抗中年危機,Google的下一步:「雲端」及「人工智慧」
原文出處
數位時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