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解讀】2017年開始持續至明年,中國當將加強網路監控力道,超過60%以上的網路企業將受到中國當局的監控,也將為外國企業與當地公司的線上營運帶來衝擊。
中國築網路長城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近期美國調查公司IDC發表的預測指出,從2017年開始持續至明年,超過60%以上的網路企業將受到中國當局的監控,也將為外國企業與當地公司的線上營運帶來衝擊。
從事記者行業將近20年,曾任職於路透社,並曾居住於中國、台灣及日本等地的Ralph
Jennings,分析中國此舉的背後原因,及其可能隨之帶來的影響。
中國經濟放緩,民怨聲浪將起
中國在近年來揮別了過往動輒10%以上的經濟成長率,而2017年的預估成長率創下八年來新低。
從一個持續增長的市場逐漸趨向飽和,不僅讓既有企業的獲利程度受限,更難以培育新興的私人企業發展。
另一方面,居高不下的房價開始讓經濟能力無法負荷的中國國民積累怨懟,這些對大環境的不滿將轉變為壓力施加於政府,並認為政府的經濟政策未臻完善。
然而政府為了平息負面情緒,當局認為最快、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對言論進行更嚴格的管控。
網路普及率升高,維護資訊安全的幕後原因
言論最快的普及方式便是透過網路,行動網路服務逐漸普及,中國的網路普及率在2016年已達到52%,網路使用率持續成長,讓企業開始嘗試更多元的銷售平台,更多新興企業就是從網路起家,然而這股風潮在中國當局眼中卻也是壓力的來源。
根據中國政府在2017年1月所發表的《關於促進移動互聯網健康有序發展的意見》文件中,載明中國為了加強資訊安全以及保護智慧財產權不被侵犯,對於在網路上設立的公司將加強管制。
舉例來說,若該網站申請准許時所用的名義是「租借腳踏車」,則在中央主管機關未頒發許可證之前,皆不能在平台上實行其他非相關的服務內容。
這項規定乍看之下雖合理,但其實在該文件中又提及「企業的營運最好能服務共產黨和整體中國的全面發展」等用語,換句話說,在中共欲達成的政治性目標下,私人企業未來將難與國營企業競爭。
電商環境受監控,帶動成本上漲
持續升高的監控意味將必定影響現行市場內的企業,中國公安部等政府機關將藉由阻擋IP、網址過濾以及發表對政府不當言論的網站加強管制。
除此之外,企業執照亦可能遭威脅或吊銷的風險,包括中國本土市占極高的網路平台百度(Baidu)和騰訊(Tencent)都將被新的網路限制令所影響。
調查公司IDC分析,不僅中國國內企業首當其衝,國外公司如微軟亦將受到監視,而在2010年退出中國的Google,雖一心想重返中國市場,但近期的環境變動都讓重返遙遙無期。
一旦電商環境遭受監控,成本便會隨之上漲,中國最大叫車服務業者滴滴出行目前即因受制於線上叫計程車的新規範,而需花費更多的金錢和時間以重新獲取中國廣電總局的許可。
儘管電商環境的品質和自由將面臨挑戰,為了中國的市場和消費力,企業目前的唯一辦法也只能照著政府的遊戲規則走,並且專注而認份地在自身原本擅長的優勢領域繼續發展。
延伸閱讀
吳曉波(中國互聯網評論家):短視頻泡沫2017年可能破滅
參考資料
Forb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