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是把自己放在歷史的末尾,人性最擅長的就是這點。每個世代都自認居於文明的頂端;他們的世界模式、他們的科學、他們的社會,永遠是拔尖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處理今天的問題,遠比擔心明天假設性的議題來得重要。我們推論,畢竟今天過不了難關,就不會有明天。可是,明天照樣來臨,挑戰與機會也往往更加巨大。
那麼為什麼要特別專注於世代的話題,為什麼要強調Z世代呢?那些更大的問題要怎麼辦?譬如,恐怖主義威脅升高、氣候變遷不確定、所得懸殊緊張、年輕人因全球就業不振而意志消沉、世界經濟出現金融危機等,要怎麼辦?目前全球債務總額223兆美元,是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的313%;能源價格一路飛漲、負荷甚重,迫切需要尋求再生能源;世界上有不少億萬富翁,但也有10億人用不到乾淨水源、25億人缺乏基本衛生設施,兩者形成鮮明對比。
喜歡閱讀,卻又時間不夠?讓SmartM與你一起在一年內看完100本書!三位名師聯手,每本書18分鐘直播領讀,把整本書精華以觀點、重點、系統方式,快速升級認知和開啟全新視野。平均每本不到25元、不限次數回看影片,歡迎加入:「許景泰x貴婦奈奈x謝文憲・100本商戰直播讀書會」(立即點擊報名)
打破所有世代的Z世代效應
專注Z世代的原因如下:在和數百個組織(從中企業、跨國公司到非營利組織、政府)合作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解決問題時需要合作和配合,可是最大的障礙是我們被教導要預期和接受世代衝突。這些分歧深入到我們的思維,我們竟不會質疑它們。相反地,我們死守我們的世代觀點、環繞著我們的世界觀建立的意識型態堡壘,甚至把我們之間的壕溝挖得更深。這個趨勢最不具建設性的莫過於在建立一個創新事業時;因為望文生義,創新事業時成員必須環繞著在中心策略和前景共同努力。
由於分歧已經傷害我們在迅速成為後世代世界創新的能力,這也是為什麼Z世代呼籲弭平已經阻擋我們太久的世代分歧,而令人對此感到振奮的原因。後世代的思維要求我們不僅改變個人對世代界限的認知,還要建立能這麼做的組織。
Z世代(即我們只是這個大改變的一部分、包括之前的每一世代)效應的基礎是一套新的行為,讓我們能跨越世代工作,它由每個年齡層逐漸都能分享的科技所帶動,促進對世界的理解,並集體參與經濟和社會體制。在這個世界:
老祖母用蘋果平板電腦(iPad;以下簡稱蘋果平板)和還未學會走路的小孩用「skype」講話。
肯亞的小孩他父親一天賺不到5美元,他卻透過網路開放課程選修麻省理工學院的課。
嬰兒潮世代的她失業了,卻利用凱克斯達特(Kickstarter)這個群眾集資管道替她的最新創作募資。
一個中學生利用3D印刷製造革命性的醫學新儀器。
這些都是Z世代效應活生生的例子,這些人的共同點是願意改變,有能力簡單地與彼此及人類積累的知識連結。數十億生物的許多一小步累積,就是人類大躍進的一步。
可是,世代界線一直是我們經營企業的標準方式之一;它們影響我們的組織,描述我們的市場,界定我們對彼此的假設。我們很少質疑「使用這些任意描述來識別人群」的邏輯,而且我們還相當引以為傲隸屬某個群體。這就如同我們的祖先、我們頭髮的顏色或眼睛的形狀一般,是身分的一部分,我們沒去選擇且接受了它,因而創造誤解的大鴻溝。
從老一輩的熟年世代到千禧年的Y世代,加速改變的力量已把每個世代間隔的時間壓縮得愈來愈短。
20世紀上半葉,可以典型地看到兩個鮮明的世代同時並存於職場。但是在過去50年,我們卻逐漸看到3、4個世代同時於職場工作,且每個世代都愈來愈難用特定年齡作界限來區分。
鑒於工作生命期延長,到了2020年,我們將容易看到5個世代並肩工作。
但是,即使5個世代並肩工作也只是我們所預見的世代大混同的開端。到了2080年,由於人類壽命增長,工作生命期拉長,加上科技推陳出新期限縮短,將會創造出空前未見的15個世代並肩在職場工作的現象,屆時每個人可能從20歲工作到80歲,而每個世代年齡差距只有4歲。它挑戰我們去想像這種組織和世界會是什麼模樣,從我們溝通配合的行為和態度,乃至我們如何看待商業風險和社會價值,恐怕都會有千千萬萬不同。組織勢必無法如此運作;這一來毫無希望調和利益和價值,也不可能建構合作。這也正是為什麼Z世代效應的團結力量在未來每個組織都極為重要的原因。話雖如此,要想像未來是何面貌,仍是相當艱鉅的挑戰。
[IMG::14987,624,1328::IMG]
未來的地心引力
那麼,我們對未來及Z世代有什麼是篤定的看法呢?只能說,兩者將會是我們作夢也想不到的陌生現象。以下請容我細細說明。
我小時候,很難理解物體向地上掉落的速率概念。對於同樣有類似困擾的讀者,或是不記得的讀者,請容我提醒大家:所有物體落地速度是9.8米每二次方秒。我就是搞不懂「米每二次方秒」是什麼意思。我們很容易設想物體以特定速度下降,譬如每秒一百公尺,這算術並不難,每秒行進速度100公尺,兩秒就是200公尺。但是地心引力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如果你在兩倍高度往下丟一個東西,它不需要兩倍時間落地。它只需要1.4倍時間。原因是物體位置愈高,它有更多時間加速。最簡單的比擬就是設想你要切入高速公路。當你10秒鐘內從時速零加速到時速105公里時,事實上每秒鐘所走的距離愈大。
這和未來及Z世代效應又有什麼關係?這麼說好了,未來有它自己一套地心吸力,牽引我們愈來愈快奔向它:它就是科技。談到科技,我們不能單純認為它帶動改變的速率會和過去一樣。假設過去一百年是我們切入高速公路時加速的頭幾秒鐘。這段期間,我們連結、擴張和加速世界每一層面(即從政治和經濟到企業和休憩)的速度,是20世紀初期的先人所無法想像的。關於這點,我們在討論超級互聯那一章再來深入探討。
然而,有一股更快速加快變化的力量已經等在未來一百年。今天四通八連的企業在我們迅速向它演進的未來超級互聯世界,只稱得上是前奏序曲。過去需時一百年發生的變化,現在只需不到一半時間即可出現,這表示時間縮短極多。
如果我們維持過去60年的指數軌線,到了2100年,我們互聯起來的電腦裝置數目將超過全世界海灘的沙粒,事實上將是一百倍之多!設想一下電腦無所不在,從我們吃的食物、到我們穿的衣服,乃至我們開的汽車(或許該說是它開車運送我們),甚至植入我們身體的裝置。進入我們生活每一層面的科技,正在驅動Z世代效應。
最重要的是,Z世代效應將改變企業的性質,不僅是讓科技創新更快速,而且會使價值創造和交流遍布全球每個角落。今天不在經濟主流中的數十億人類,突然間將陷入互聯商業的大漩渦,一百億人類全都交織在一個相互串連的全球巨大價值鏈當中。
想要徹底明白它將如何改變我們經營企業的方法,不啻是要求我們超越局限、全力想像,幾乎進入科幻世界。由於它似乎無從想像,我們姑且先擱置某些太遙遠、今天還不需要有所行動的變化。
跨越世代虛構
對於企業而言,Z世代效應和它所提供跨越世代虛構的機會,十分驚人。我們抱持健康的懷疑心態先接受後世代世界的假設前提,Z世代正以比我們預期更快的速度奔向我們。現在應該是開始消除世代不和的時刻了。
IBM已經設置「成果導向工作環境(Results- Oriented Work Environment,
ROWE)」,它造成生產力提升50%,也節省7億美元成本。
君悅酒店(Hyatt)採用設計思維,打破世代障礙,因而成為令人最受嚮往的公司之一。
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採用反向導師制度,革命化公司內部跨世代行為經驗交流;可是目前只有15%的公司採用類似作法。
多芬(Dove)從20世紀付費媒體跨界進入21世紀社交媒體,創造出全球運動,打破愛美和世代的局限。
專注Z世代的非營利組織「讓兒童自由(Free the
Children)」,不花分文廣告費,成為臉書在全世界最大的贊助項目。
羅威公司(Lowe's)利用行為數據穿越年齡分布,找出顧客為何購買、如何購買的模式。
史丹福、哈佛和麻省理工等著名大學免費提供課程,打亂了高等教育辛苦建立的基礎。
每年有高達400萬新創企業突然間可以取得他們過去不敢夢想的資金。
74%的專業人士認為專利權制度需要大肆改革,另有20%的人認為它毫無用處。
六股力量
平常很少有可能把影響組織構造的力量歸納為少數幾個清晰的類別;也很少有可能穩當地寫出處方,協助組織平穩走過不確定和變化的大環境,尤其是兩者似乎都在測試我們耐久力極限的時刻。
有六股力量驅動Z世代效應,接下來將在每一章個別檢視它們。它們之所以被精挑細選出來,不僅是因為它們對企業有全面的影響,也因為它們有能力破壞目前我們如何經營事業的概念。Z世代效應受到下列力量推動:
打破世代藩籬:面對迫在眉睫的人口重分配這個巨大的擾動現象,把全球年齡層分布的人口平均化,從出生至64歲以5年為一組分布到13個族群(即0~4歲、5~9歲、10~14歲……60~64歲)。
網際網路高度互聯:走向人類、電腦、機械和物件彼此指數性的超級互聯。
高科技普及化:在使用者經驗和承受能力上善加利用突破性的進步,把尖端科技化為常態,讓極大多數人似乎在一夜之間藉科技進步的力量追趕上來。
由財富轉向影響力:透過跨越年齡及其他人口界限的社群,而非大量資金,善用力量去影響世界大事。
以世界為課堂:推動全球教育普及,讓每一年齡階層的人都有機會接受各個階層的教育。
突破障礙:走捷徑突破障礙、超越制度,以便專注結果而非過程,以意義和宗旨作為個人及專業經驗的重心。
驅動Z世代效應的這六股力量不是細微的世代變化。它們挑戰某些有關跨世代運作方式的最基本信念。(本文摘錄自《Z世代效應》緒論,時報出版)
書籍介紹
書名:Z世代效應
作者:湯瑪斯・辜洛普羅斯、丹・凱德生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湯瑪斯・辜洛普羅斯(Thomas
Koulopoulos)
德爾菲集團創辦人,過去25年對全球組織就企業及科技未來提供思想啟導。他的著作曾經預見企業與科技的重大變化,如網際網路搜尋引擎的崛起,社群媒體的勃興,雲端技術對企業和消費者的影響。包括《雲端漫遊》(
Cloud Surfing )在內,湯瑪斯曾經出版過九本書。
丹・凱德生(Dan Keldsen)
有20年以上技術專家、顧問和分析師的經驗,客戶包含《財星雜誌》50大企業及美國聯邦和州級政府機構。他的文章和評論經常出現在《華爾街日報》、《經濟學人》、《資訊周刊》、CMS
Wire和 Fierce Content Magazine等媒體。
延伸閱讀
新書搶先看》迎戰第四次工業革命的4種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