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解讀】由於現代人注意力時間下降、行動裝置使用增加,當今內容行銷更注重資訊「即時」傳遞、精準貼合消費者所需,致力優化互聯網下用戶體驗。
隨著互聯網技術與行動科技快速發展,消費者習慣享受「隨時隨地」的服務,許多品牌也因此以「即時行銷」為目標,勢必追求立竿見影的成效。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訊息中心的數據,消費者平均注意力時間正持續縮短,2000年時為12秒,2015年時下降至8.
25秒,而人們在社交媒體的使用時間,高達6成花費於移動端,碎片化的時間運用讓「即時滿足」成行銷關鍵。
消費習慣的轉變驅使企業需花費更多心力經營行動「微時刻」,以下整理4大趨勢,幫助品牌了解當今內容行銷著力點,以制定最適宜的行銷策略。
1. 創造快餐式內容(Snackable content)
容易被注意、快速瀏覽並分享的內容,才能抓住行動裝置用戶的眼球。快餐式內容(Snackable
content)泛指簡短、易理解的內容形式,如:YouTube短廣告、Instagram限時動態、Facebook動態消息。由於行動裝置螢幕小、消費者注意力時間減短,用戶在接收及篩選訊息時,大多期望能夠像吃快餐般迅速解決且即刻滿足,因此,熱門議題、新鮮趣味性影音、精簡知識性內容,成為快餐式內容常見的表達方式。
透過優化網站Open
Graph,品牌能夠提供用戶完整的視覺化體驗,藉此增加忠實粉絲。「Open Graph
Protocol」是Facebook於2010年提出的規格化網頁協定,藉由讀取HTML詮釋資料(Metadata),Facebook可以自動擷取網址內的標題、縮圖、描述等資訊,以統一預覽形式呈現給內容發布者。因此,品牌在建置網頁時,須注意是否將Open
Graph tag描述語言寫進HTML中,也可以使用Facebook分享偵錯工具(Facebook
Debugger),事先預覽內容呈現形式。
[IMG::15645,624,583::IMG]
Facebook「Open
Graph」能擷取網頁資訊,提供規格化的內容呈現。
[IMG::15646,624,571::IMG]
Facebook分享偵錯工具能解決發文時抓取不到網頁資訊、縮圖等問題。
2. 優化網頁載入時間
網站開啟速度決定消費者對企業的第一印象,用戶體驗為王的時代,降低網頁載入時間成了品牌刻不容緩的議題。根據數位效能管理公司SOASTA《線上零售效能現狀報告》,當網站載入時間延遲100毫秒,轉換率會下降7%;當網頁載入時間延遲2秒,網頁跳出率就會增加103%,分秒都是關鍵。
善用網速相關工具來分析並改善網頁載入速度,能給予用戶更佳的瀏覽體驗。Google加速行動網頁(AMP, Accelerated
Mobile
Pages),使用Google自己優化過的HTML語法與頂尖伺服器,能加速下載輕量級網頁,並於1秒內同時處理600萬個查詢任務;Facebook即時文章(IA,
Instant
Articles)則使用RSS和標準HTML標籤,不僅將網頁開啟速度提升10倍,高互動性功能更貼合行動裝置用戶,兩大項服務皆致力於優化行動端網頁加載速度。
Google加速行動網頁官方介紹影片
Facebook推出即時文章新服務
3. Google實體搜索(Entity
Search)技術發展
實體搜索(Entity
Search)能為用戶提供更高相關度、快速的搜尋結果,滿足用戶「即時」取得有效資訊的需求。實體搜索(Entity Search)相對於關鍵詞搜索(keyword
search),意思是將搜索結果由關鍵詞向實體轉化,其關注重點並非只是「關鍵詞」等級的訊息,而是分析搜尋「對象」的數位足跡,提供個性化、智慧的搜尋結果。因此,實體搜索技術發展前期需要花大量時間與精力,建置實體訊息數據庫,目前,繼Google積極開發實體搜索技術,中國搜尋引擎龍頭百度也實行過小規模實體搜索測試。
4. 善用個人化(Personalization)行銷
消費者在品牌網站上接收到越貼近自身的資訊,發生實質轉換的機會越高。根據One
Spot發佈的研究報告《內容行銷,個性化勢在必行》指出,近50%消費者不會花時間在與他們興趣無關的品牌內容上,而88%的消費者認為,個性化內容改善他們對品牌的印象。
數據優先的時代,個人化行銷更能滿足消費者所需。與客製化(Customization)不同,個人化行銷運用大數據預測消費者偏好,並主動提供專屬訊息;客製化是讓使用者自行調整並改善使用經驗。
品牌可以利用內容測試工具,將轉換率更高、用戶滿意度更佳的內容作為最終呈現。像是Google
Optimize 360可以對網頁進行A/B測試、多變量測試;Adobe Marketing
Cloud中的Target功能則能將內容個人化,找出轉換率最好的頁面,並提供個性化體驗。
延伸閱讀
零售電商的進步,從優化手機瀏覽畫面、圖片格式、大小開始
參考資料
Entrepreneu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