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有哪些創新模式、行銷趨勢快速興起,又會帶來哪些新商機?
物聯網、行動支付、體驗行銷、分享經濟、品牌內容,都是近幾年行銷話題中的熱門關鍵字,且即將在2015年持續進化。
透過長期觀察全世界180多個國家消費趨勢的全球趨勢預測公司TrendWatching,來看看2015年將會有哪些更創新的服務,以及消費現象值得行銷人參考?
趨勢1 快速、專屬的品牌服務,無縫服務
提高信賴感
2013年到2014年面對面的體驗行銷,強調讓顧客脫離虛擬的網路世界,重回實體店面,來感受原屬於人與人、人與商品間的互動,及享受服務。
走進2015年,生活者更在乎的是,當我是品牌的忠實客戶時,我能得到哪些更快速、更獨特、更方便的服務。
以星巴克今年十月開始,在美國部分城市推出的手機點餐付款的App來說,生活者可以透過手機預先選擇,想要享用的餐點。由於推展順利,2015年星巴克將會推行至全美國。同期,連鎖墨西哥餐飲品牌Taco
Bell也透過App,加強其預先點餐服務,並配合不用下車取餐的服務,再次成功獲得大家信賴。
快速而專屬的服務,看似停留在店裡的時間變短了,但其實加深顧客對品牌的依賴感與親密感,透過科技服務成了顧客的好幫手。
不僅速食業者要注意這樣的需求與趨勢,高檔的餐廳包含Hyatt和Hilton飯店,也提供成熟而完整的科技服務。例如,針對品牌忠實客戶,可以直接透過行動網站訂房,完成訂購後,手機內建的感應功能也是房間的電子鑰匙;客人到了飯店可以直接入住享受,不需耗費多餘時間等待。一舉多得,讓顧客更感貼心。
更有趣的還有瑞典里瑟本遊樂園(Liseberg),他們為了減少訪客因等待使用遊樂設施時產生的不悅,開發出虛擬手機遊戲,讓大家在排隊等待時也能把玩,消磨時間;如果玩遊戲得到最高分,可以直接跟管理員說,不用繼續排隊,就能搶先使用遊樂設施。這樣一來,無論是實體或是虛擬的遊戲,都讓人愈玩愈上癮,下次還想再來遊樂園玩。
趨勢2 大家平分! 行動支付結合分享經濟,小額付款
更利創新
2015年才正要開放行動支付的公司已經落伍了!現在,行動支付不再是大品牌提供生活者付款的服務而已,在分享經濟(fair
splitting)的趨勢下,朋友們在出外遊玩、聚餐的時候,共同的花費可以透過行動支付平台做小額轉帳。
目前美國星巴克光是一週,就經手7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2億元)的行動支付金流;專屬朋友間轉帳的小額支付服務Venmo,也在2014年第三季出現7億美元(約合新台幣210億元)的金流,一年就上升了五倍;而蘋果的Apple
Pay在iPhone6開賣第三天,就有100萬人註冊使用。
預計到了2017年,全球將有4億5,000萬的行動支付使用者。這其中的機會,就是分享經濟能因此更暢旺。因此,2015年的挑戰就是:讓你的支付過程變得更有趣。
怎麼變有趣?其中一個可能是汽車產業。
2014年8月,美國共乘服務公司Lyft開始提供Lyft
Line的服務。使用者可以提供載客服務,尤其是讓旅遊行程相似的乘客,一起共乘。這樣一來可以節省將近60%的花費,而且直接透過手機付款即可。2014年11月,Lyft表示,舊金山地區有30%的旅遊行程是透過Lyft
Line完成,並認為這項服務在2015年會遍及全美。
2014年10月,Audi
Unite提供瑞士地區的顧客,透過私人網路分享車子的服務。這個私人網路的上限是五個人,剛好就是朋友、同事到鄰居。駕駛可以用App查詢車子的所在地,和是否沒人使用,然後再用智慧鑰匙開車。透過合約,駕駛可以選擇使用者付費,或付每月維修費用。
趨勢3 品牌置入行銷
瞄準政府施政,用專業提供更好的環境
無論是美國與古巴破天荒的恢復邦交,或是台北市長選舉無黨籍候選人當選,即使政府有大作為,或是有透明穩健的改革方向,許多民眾仍對政府抱持不信任的態度。
根據明思力媒體集團(MSL
Group)2014年9月的市場調查,73%的千禧世代認為,許多社會問題,單憑政府之力無法解決。
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對企業品牌經營又帶來什麼機會?明思力媒體集團同一份報告中,有83%受訪者回應,期待私人企業能與政府多合作。這顯示出民眾希望企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甚至有專業出專業。
因此在2015年,值得企業思考的是,如何將專業與政府的施政做結合──不只是企業社會責任,更將品牌置入施政中。
西非多國在2014年遭逢致命性病毒伊波拉的攻擊,數千人因此喪生。計程車呼叫App Easy
Taxi就與消毒除菌用品滴露(Dettol)合作,教導奈及利亞的計程車司機,如何有效清理汽車,徹底清潔與消毒,減少疾病傳染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計程車司機主動向乘客做衛生宣導,加強觀念。這樣一來,無論是Easy
Taxi或是滴露,都能與當地生活者有更緊密的連結。
以智能導航做號召的資訊服務商Waze,本身就是能判斷路上塞車的程度,提供靈活變動的導航服務。因此,他們也與美國洛杉磯、巴西里約熱內盧、西班牙巴塞隆納、以色列特拉維夫市政府合作,提供統計數據,協助這些市政府解決都市塞車的問題。
原文出處:動腦雜誌(授權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