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M解讀】B2B企業在創造內容行銷與影響者行銷經常忽略重點,與其以企業為中心的行銷手法,應轉型為「讓客戶成為內容中的主角」,這點在執行端知易行難。
在社群平台的演算法下,「影響者行銷」重新演繹人際連結的力量。「影響者」可以是親朋好友、意見領袖,或是完全的陌生人,透過擁有相似經歷而容易與你我產生連結,行銷效果甚至超越傳統的廣告投放。然而根據研究社交媒體與物聯網的Altimeter和影響力行銷平台Traackr,以及行銷顧問公司TopRank Marketing所共同發表的最新報告【Influence 2.0: The Future of Influencer Marketing】,發現48%的B2C行銷人員利用影響者行銷於實際,反觀只有11%的B2B行銷人員真正運用,49%的認為仍處於實驗階段。
消費者對於過多的品牌訊息和廣告感到麻木,甚至有愈來愈多人下載阻擋廣告的付費軟體,鋪天蓋地的廣告促使消費者對同儕、專家和意見領袖的依賴性比起過去都來得高。只是仍有企業在創造內容與影響者行銷的方向中放錯重點,與其以企業為中心的行銷手法,應轉型為「客戶中心」,讓客戶成為內容中的主角,乍聽之下不難,卻是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此外,研究中更提出下列三點,幫助B2B企業有效利用「影響者行銷」,而不再踩地雷:
1.和有影響力的人合作,非以名氣為唯一標準
社交網絡的大小和影響者的地位並非與影響力畫上等號,應當回歸於「影響力」的本質上,此影響力指能為消費者的思想或行動帶來改變,光是讓客戶意識或注意到是不足的。一味將知名度視為購買轉換率只會失望,因為影響消費者參與的因素甚多,思考影響者與受眾的連結才是重點,若不深思影響者與品牌本身的價值有何連結,原本的消費者或追隨者只會將這種合作定義為「廣告置入」,對雙方都會造成信任感傷害。
舉例來說,數位相機品Nikon就深諳看似隨機的行銷渲染力,將最新款相機發放給挑選好的粉絲,並請他們錄下某個音樂節中的表演。參與的粉絲通常都在特定社群中具有意見領袖的影響力,藉由他們自行產出內容的傳播,將音樂節第一手資訊宣傳出去,更為品牌做了成功的體驗式廣告,最後他們所上傳的影片平均瀏覽長度超越2分鐘有餘,完全不受影音「不要超過X秒」的社群行銷宣傳定律。
2.別用廣告模式的眼光來看待影響者行銷
影響者行銷不是傳統廣告,期待立竿見影的效果只會失望。這是個消費者和影響者建立關係的過程,其中具備引導性和方向性的影響策略,以影響者在品牌社群中的領導能力,提高了受眾的參與程度。
3.建立受眾社群,不再採「拋棄式」的短期合作方式
許多營運者以亂槍打鳥方式,隨機與受眾培養關係,然而這樣往往會帶來難以建立連結的反效果。建立品牌的VIP受眾社群提高參與程度,並提供領域專家一個多元的合作平台,以此相互建立起更穩固且緊密的關係。品牌不該僅著眼於物質的回饋,應投入更多資源去影響受眾共同支持品牌的未來願景。
隨著愈來愈多的B2B行銷人員從實驗性階段,轉而注重於建立共同關係及目標的策略規劃,LinkedIn內容行銷長Jason Miller表示,藉科技輔助,創造出一個能長期規模化的行銷方法,回歸至品牌的原本定義,與影響者產生連結,才能再提升行銷價值。「影響者行銷」帶來的並非只是一次的購買或曝光,而應帶著誠意和耐心去建立彼此關係。
延伸閱讀
社群時代服務學,三招讓客戶感受到小編的溫度!
參考資料
LinkedIn Marketing Solutions
↧